東北網6月30日電 哈爾濱市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更是『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廊頭』。哈爾濱市在『哈大齊工業走廊』中作為一節關鍵鏈條,如何建設和發揮重要作用,一直是政府部門和眾多專家關注的焦點。29日,哈爾濱市政府邀請來專家顧問委員會部分成員,為如何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段獻計獻策。
『走廊』內不能拒絕傳統產業
『走廊』內要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裡面是否接納傳統產業;如果接納,應該接納什麼樣的傳統產業,在這點上專家們發表了不同意見。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鄒濱年認為,哈爾濱應該抓住建設工業走廊這一契機,將市內的傳統產業向外轉移,以適應未來作為中心城市的需要。但是,鄒濱年反對把這些制造業遷到工業走廊的哈爾濱段,主張遷到肇東、安達地段。理由是哈爾濱的土地太珍貴,應該充分利用這裡的土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曲偉認為,工業走廊不應該拒絕傳統產業,但也不能什麼樣的傳統產業都接納,要接納通過高新技術改造後的傳統產業。
哈爾濱市專家顧問委員會主任程道喜則完全贊同曲偉的觀點,『我們應該在走廊內重點發展以高新技術為主的新興產業,和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傳統產業。』
『走廊』要為未來產業預留空間
黑龍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王朗玲說,哈爾濱的工業走廊不應該辦成一個『雜貨鋪』,什麼都往裡裝,最終成為第二個開發區。
王朗玲認為,哈爾濱走廊一定要找准定位,不能過於迫切追求短期效應,什麼樣的企業都引進,等到企業進滿了再去調整就沒有機會了。所以,哈爾濱走廊在建設過程中,要避免重復建設,低層次發展,一定要為未來的產業預留空間。
哈爾濱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振維也提出類似問題。他說,工業走廊建設為哈爾濱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用地,這是一個很好的條件。但是應充分考慮『走廊』內的產業與原有產業、資源和布局如何統籌發展,一定要防止重復建設,低水平擴張。
『走廊』招商不能自挖牆腳
王朗玲同時認為,工業走廊內各工業新區與原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與布局等諸方面,要做到協調統一,我們決不希望看到挖牆腳現象的發生。程道喜認為,為工業走廊建設制定和爭取一定的政策是必要的,但不要過多地依賴國家的優惠政策,要立足於自身優勢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