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30日電 當65歲的谷繼成出現在2005中國海外學人黑龍江創業洽談會會場時,吸引人們眼球的不只是他的年齡,他的隨身『行李』———一項阿波羅宇航時代超級(納米)潤滑技術更讓人關注。他此行目的就是為了尋找黑龍江的企業作為合作者,推廣應用這項潤滑新技術。
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300餘位海外學人匯聚一堂,在現場,記者發現很多帶著『寶貝』回來的『海歸』們,而且他們不再單打獨斗,多以協會的名義集體參會,對自身的定位及發展方向十分明晰。
有成果有經驗者大受歡迎
在本屆『海洽會』上,最炙手可熱的『海歸』人纔,都是那些有在本地工作經驗、手拿自己科研成果的人們。僅憑一張『洋文憑』已很難在洽談中『吃得開』。
據悉,此次參會的300餘位『海歸』中具有博士學歷的就有200餘人,佔了67%,有碩士學歷以及學士學歷的只能算『小兒科』。因此,有無國內工作經驗、成果是否實用成為最大的『砝碼』。
來自美國的劉子文帶著自己已經擁有的美國專利技術『高精度管路智能測量定時定位儀』首次參加『海洽會』,盡管在美國已經17年了,可憑借他現在與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工作往來這個具有分量的『砝碼』,劉子文受到了企業的關注。
『有本地工作經驗的人纔最受歡迎』,省教育廳師范師資處有關人士表示,引進人纔時要關注『以我為主,洋為中用』,要引進適應國內需求的人纔。
生物醫藥受寵愛
生物醫藥等專業領域的項目成為此次『海洽會』上的『重頭戲』,佔了全部參展項目的將近三分之一,受到企業的追捧。
來自美國華裔醫學科學家協會的李君博士已經是『海洽』老朋友,從第一屆開始她就看中黑龍江這塊土地。她說:『我是醫學藥學博士,黑龍江北藥開發搞得很紅火,醫藥企業勢頭也不錯,但是醫藥產品一定要符合國際標准,纔能打進歐美市場。多次來黑龍江的目的就是試圖把北藥打進國際市場。』李君這次以協會的名義帶來了30多個生物醫藥項目,集中亮相。她說,跟黑龍江的醫藥企業不是頭一次打交道,知道黑龍江的企業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有了針對性纔會不虛此行。
在此次『海洽會』上,美國耶魯藥學院與哈爾濱開發區簽訂了食品藥物快速篩選檢測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將達3個億,這個項目將推動黑龍江省醫藥企業走向國際。這也是本屆『海洽會』最大一筆簽約項目。
校長坐鎮拉開『淘寶網』
本屆『海洽會『,全省21所高校參加,共用展位近40個,佔省內將近四成的展位。省教育廳還發動高校邀請了98名海外學人回省參加海洽會,佔邀請總數的三成。據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敏介紹,此次洽談會,黑龍江省高校還提供了785個崗位供『海歸』人員選擇。高校的校長們現場坐鎮,尋找適合自己的精兵強將。
黑龍江科技學院副校長張鳳武和來自日本的葛欣針對潔淨煤技術這一話題,雙方談性很濃。張鳳武還要把自己學院的專家請來,與葛欣切磋,尋求合作與發展。張鳳武說:『我們學院提供了30個崗位等待海外學人,廣攬人纔是高校發展的基礎。』
在高校展位前聚集的海外學人最多,一位海外學人激動地說:『大學校長參加展會,足以表明黑龍江高校引進人纔的決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此次『海洽會』上,黑龍江省9所高校引進35位海外學人,全部充實到黑龍江省高校教師隊伍。這是黑龍江省歷屆海外學人創業洽談會引進人纔數量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