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第一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綜述:把群眾滿意落在快發展上
2005-07-01 09:56: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井洋 劉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7月1日電 題:把群眾滿意落在快發展上

  180天,伴著春的腳步,收獲夏的繁茂。黑龍江省第一批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如激越的戰鼓,催動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腳步;如勁吹的東風,催生出昂揚向上的精神。

  6個月裡,29175個基層黨支部,444062名黨員置身先進性教育中,黨的組織經過錘煉,執政能力得到提高;黨員乾部經過洗禮,理想信念得到昇華。

  著力於提高執政能力

  先進性教育活動,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續和深化,更是對理想信念的鍛造,對執政能力的提昇。

  第一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正式啟動後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全省召開各級各類動員大會1.3萬場,市地、縣區兩級領導乾部共建立聯系點9976個,深入聯系點指導工作2.7萬多人次,講黨課近1.2萬次,作形勢報告8000多場。全省各行業、各部門、多個崗位都概括、提出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要求,黨員意識、執政意識、先進意識、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發揮,顯示出全新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特別是曾慶紅同志親臨黑龍江視察指導,『要把先進性教育活動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結合起來,同黨風廉政建設和工作作風建設結合起來』的重要指示,為我省的先進性教育活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抓住先進性教育的契機,把全省上下的精力和注意力盡快地、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加快發展上來。

  全省上下謀劃發展、駕馭發展、領導發展、推動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省委省政府認真研究解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民營經濟、壯大縣域經濟、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等重大問題,牽動全省形成了努力快發展、全面促振興的新高潮。

  省財政廳及時調整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方式,由支持辦企業向支持建環境轉變,由直接支持企業向間接支持企業轉變,由資金支持為主向政策支持為主轉變。哈爾濱海關出臺了《服務黑龍江省經濟發展20條措施》,積極為振興老工業基地服務。大興安嶺地區對44個部門開展了服務最佳、最差評議,激勵各部門增強服務意識。

  從政府部門到機關單位,人們普遍感到,工作效率、工作質量明顯提高,執政能力普遍增強。廣大群眾高興地說,雖然黑龍江困難多、壓力大,但潛力也大,照這樣抓下去,希望更大。

  著眼於求真務實

  學習教育,分析評議,整改提高。求真務實,如一根紅線,貫穿於第一批先進性教育全過程。

  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影響改革發展穩定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邊學邊改、邊議邊改、邊整邊改。處處體現了對事業負責、對群眾負責的精神和境界。

  省委針對廣大黨員和群眾提出來的關於解放思想、改善投資環境、老工業基地振興、選拔使用乾部、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地進行研究分析,確定了8類36個方面的整改措施,目前有21項已經落實。省政府黨組對廣大黨員和群眾提出來的關於經濟社會發展、對外開放、社會保障等10個方面70條意見和建議,分解到52個部門和單位,並明確了由省長、常務副省長負總責,各有關副省長按各自分管工作分頭抓好落實的責任制。各單位也從群眾意見最大、最不滿意的問題入手,立說立行,積極整改。

  省教育廳針對教育收費、安全穩定、行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了『端正行風政風、優化發展環境』最佳最差單位評議活動;分別投入8300萬元和8627萬元,為全省82萬名農村貧困學生、特殊教育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和免除雜費;投入2008萬元,對12.4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中的貧困學生給予生活補助;啟動了鄉村教師培養和鄉村醫生培養計劃。

  哈爾濱市針對部分單位和部門中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問題,整理出20個案例印發全市,要求涉案部門全面進行整改,開展了『抓黨風、肅政風、創新風,營造優良發展環境』活動,並確定今年要重點辦好百姓關注的社會治安、就業、教育、環保等9個方面22件實事。

  據不完全統計,各級黨組織已完成的整改問題98538個,近期能夠完成的整改問題43430個,需要中長期整改,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的26000個。知難而上,敢碰硬、動真格、求實效,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廣大黨員和群眾切身感受到了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的實效,帶來的新變化。

  著手於轉變作風

  2005年,黑龍江『轉變作風年』。6個月過去了,乾部群眾一致反映,先進性教育活動帶來了機關作風、乾部工作作風的明顯好轉。

  『學鐵人精神,促振興發展』,『溫暖行動』進村屯,轉變工作作風、創建服務型機關,『爭當創建優良發展環境先鋒』等一個個各具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把先進性教育不斷推向深入,也架起了黨員和群眾的『連心橋』。

  綏化市委開展了以『查民情、解民懮、幫民富』為主要內容的『促農助農活動月』,部門包村,班子成員包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省糧食局黨組積極做好為農民餘糧購銷服務、控制陳糧銷售節奏、為農民提供糧油信息服務。

  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出口企業中優選33家有比較優勢的重點企業,推行了領導與扶持企業聯系制度、分類管理、抽查檢驗制度和設立重點扶持企業『快速通道』窗口等十項扶優扶強措施。大興安嶺地區電力工業局投資近70萬元,完成了呼瑪縣韓家園鎮至興華鄉35千伏線路的架設改造工程,從而解決了興華、白銀納兩鄉千餘戶農民春耕生產用電難的問題。

  轉變作風,大下基層,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件件有反饋,事事有著落。『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利益』,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今年前6個月,各級黨政機關的黨員共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近32萬戶,結成幫扶對子15萬個,幫扶錢物價值近4億元,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困難近30萬件,幫助基層落實發展項目5萬多項。在群眾滿意度測評中,全省平均群眾滿意率達到99.4%,先進性教育已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經過第一批先進性教育,黨員的光榮感、責任感被深深喚醒,一面面旗幟更加鮮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得到昇華。46萬平方公裡的龍江大地上,人們驚喜地發現:熱流湧動。那是黑龍江人投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創業激情。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