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日電 國家縣域經濟競爭能力測評中心日前公布:2004年,富錦市在全國2027個縣中排名第624位,比2001年的第697位提前了73位。
富錦,糧食年生產能力近10億公斤。去年,全市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160萬畝,農民僅綠色食品一項人均收入1261元,佔年人均純收入的40%以上。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098元,位居全省前列。
建立黑龍江省東部最大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後,富錦糧食總產量的一半就地加工轉化昇值。金鑼集團山松富錦油脂公司目前年加工高油大豆的能力已經達到12萬噸,帶動高油大豆種植基地上百萬畝。富錦米業集團整合加工能力在50噸以上的米業加工企業,統一品牌、統一質量標准。
富錦實施奶業振興計劃,外資企業天野牧業公司投資2600萬元建成進口奶牛繁殖場。今年4月,富錦市與青島索康營養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乳品加工廠項目正式簽約。該公司將累計投資1.6億元,在富錦市建設日處理鮮奶400噸的乳品加工廠。
通過拍賣、掛靠、聯合等多種形式,推進國有資本全面快速退出生產經營領域。到去年年底,富錦3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完成了改制的任務。
富錦起重機廠是原市骨乾國企,職工發不出工資,瀕臨倒閉的狀態,廣東科倫紙業集團實施兼並重組後,原企業200多名職工置換身份重新上崗,2004年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是改制前的10倍,創造稅收280多萬元。
富錦取消了佔審批事項總數41%%的行政審批事項後,2004年6月10日,在我省東部地區率先成立了行政服務中心,將34個單位的222項審批項目納入『一站式』審批程序。整治發展環境的措施產生了『窪地效應』,投資超億元的大企業財團紛紛來落戶。
從單打獨斗到區域協作,富錦整合區域資源,『合縱連橫』求發展。2004年,一座跨江浮橋將隔江相望的富錦和綏濱緊密相連。富錦不僅撤掉了綏濱縣到富錦市的公路收費站,而且浮橋收費全部讓給綏濱,引進東方新天地商廈有限公司投資5500萬元在富錦市興建了總建築面積達3.6萬平方米的東方新天地商廈,引進邯鄲市興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500萬元興建了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的溫州輕紡邊貿商城,使綏濱、建三江、下列寧斯闊耶徹底融入富錦經濟發展的人流、物流和商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