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科技日報:曹洪欣用益氣昇陷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
2005-07-04 04:53:16 來源:科技網  作者:張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科技日報訊 曹洪欣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1999年至2003年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校長。為國家、衛生部、黑龍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百千萬人纔培養工程一、二層次人選;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中國保健協會副會長,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曹洪欣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中醫藥防治、中醫診法和證候研究等方面科研工作。先後主持完成了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15項。主持研究的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廳局級一等獎3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38部,主持國家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部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獲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

  益氣昇陷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研究遵循病毒性心肌炎發展規律,結合中醫研究特點,按照源於臨床—理論創新—指導臨床的研究思路,針對病毒性心肌炎證候分類不全、臨床療效不高的現狀,開展了病毒性心肌炎大氣下陷證與益氣昇陷法的應用及作用機理研究。通過對820例病毒性心肌炎證候分類及演變規律的研究,證實大氣下陷與病毒性心肌炎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大氣下陷證出現頻率佔41.1%,首次提出並證實了大氣下陷證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見證候。在此基礎上對791例病毒性心肌炎進行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咽中拘急或心前墜脹是病毒性心肌炎大氣下陷證的證候特征,確立了益氣昇陷基本治療法則。並對照觀察益氣昇陷法治療474例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療效,總顯效率76.1%,總有效率97.1%,療效明顯優於文獻報道的其他治療方法和藥物,充分體現了益氣昇陷法的治療優勢,豐富了病毒性心肌炎的證治內容。新的證候與治法的提出,在中醫理論及臨床實踐方面均有創新。並榮獲2004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證實了益氣昇陷法具有抗心律失常、減輕炎癥反應及心肌損傷、改善心功能、控制疾病向心肌病演變的作用。闡明了益氣昇陷法對心室肌細胞膜離子通道鈉電流、內向整流鉀通道電流、瞬時外向鉀通道電流的抑制和對鈣電流的激活,使心肌動作電位在多個環節延長,是抗心律失常的重要機制;通過調控c-myc、Bcl-2、INOS基因表達及抑制腫瘤壞死因子a、白介素6、r乾擾素炎性介質釋放,達到抗心肌細胞凋亡、減輕炎性反應與心肌損傷作用;益氣昇陷法能逐漸清除柯薩奇病毒核酸,改善柯薩奇病毒核酸在心肌內形成的持續感染狀態,防止疾病向慢性期乃至心肌病演變;通過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間質膠原纖維增殖、改善心室重構及心功能,延緩心功能不全的發生與進展。

  曹洪欣教授關於大氣下陷證的提出完善了病毒性心肌炎辨證理論體系,益氣昇陷法的應用顯著提高了中醫藥治療該病的臨床療效,為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心肌炎開闢了新領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臨床應用價值。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