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獲中央獎勵資金7.95億 嚴禁用其搞形象工程
2005-07-05 09:37:0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憲武 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7月5日電 中央財政獎勵產糧大縣,黑龍江中了『頭彩』,全省87.5%的縣市入圍,共獲7.95億元獎勵資金。這對緩解縣鄉財政困難、促進縣域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意義重大。省財政廳有關人士指出,結合我省實際,國家給予的獎勵資金必須主要用於保障縣鄉基本支出、農村公共事業建設、化解鄉級債務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

  把錢用在『刀刃上』

  近幾年,隨著省對財政困難縣(市)一般轉移支付力度的不斷加大,縣(市)財政困難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財政支出的保障能力有所提高,但保障能力仍然偏低。到2004年末,全省仍有勃利、海倫、青岡等3縣(市)只發國家規定工資,31個縣(市)部分發放省裡規定的御寒、崗位津貼。省裡雖然按年人均標准2500元給縣(市)核定公用經費,但由於縣(市)人員超編問題較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省核定的支出標准,在實際執行中有的縣(市)甚至不足1000元。因此,國家給予的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應首先用於保障縣鄉基本支出需求,確保及時足額發放國家規定工資,兌現省裡出臺的兩項津貼,條件具備的縣(市)可適當提高公用經費標准,保證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轉。

  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體制,是今後各級財政的重要任務之一。也就是說,農村稅費改革以後,農村公共事業建設要逐步納入公共財政范圍,逐步縮小城鄉差別。目前,我省困難縣鄉農村公共事業的欠賬普遍很多。為此,各地要把國家給予的獎勵資金盡量向農村公共事業建設上傾斜。省財政廳廳長李繼純明確表示這筆資金一要用於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二要用於提高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三要用於擴大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試點。

  鄉級不良債務問題越來越引起廣泛關注。據統計,截至2003年末,全省鄉鎮顯性債務44.3億元,鄉均負債469萬元。鄉鎮不良債務的存在,一方面正在演變成財政風險,影響鄉鎮脫困和持續發展,危及鄉鎮政權運轉;另一方面,拖欠單位、個人債務長期不還,不僅影響政府信譽,還極易引發不穩定因素,去今兩年全省人代會上很多代表強烈呼吁解決鄉鎮債務問題。由於農村稅費改革以後,鄉鎮可支配財力基本固化,償還債務的渠道越來越窄,因此,省財政明確國家給予的產糧大縣獎勵,可用於化解鄉級債務。各地要在核清、登記、分類的基礎上,區分輕重緩急,首先解決欠發鄉鎮乾部工資問題,其次逐步償還舉辦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事業所欠債務。

  我省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減災能力低,是影響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的重要制約因素。各級財政部門要以支持中低產田改造、建設高標准農田為重點,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

  嚴禁『偷梁換柱』

  『這筆獎勵資金堅決不能偷梁換柱。』省財政廳明確這筆資金不得用於新建辦公樓、培訓中心。對此國家已三令五申,省裡也有明確規定,決不能動用獎勵資金建樓堂館所。堅決不可動用獎勵資金搞『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不得違規購買超標准小汽車。

  為了確保獎勵資金規范使用,省裡將采取『縣(市)編報預算、省財政廳審核、按預算撥款、按規定使用』的方式,從源頭規范資金分配和使用。各縣(市)嚴禁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巧立名目、『偷梁換柱』。對於違反規定的,一經查出,省財政將扣減獎勵資金,情節嚴重的,建議有關部門對有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