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四十八座墳前祭奠無名烈士
2005-07-05 10:51:5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樹泉 楊寧舒 蔣國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5日電  6月17日下午,『勝利之旅』報道組由鐵力市區向北,驅車30多公裡,來到鐵力林業局小黑河經營所一號溝,這裡有四十八座去年剛被發現的抗聯無名烈士墓,俗稱『四十八座墳』。

  青山做帳,綠樹為屏,四十八座墳靜靜佇立在小黑河支流兩側,無聲地講述著67年前那段歷史:1938年10月,由雷炎、郭鐵堅領導的抗聯四支隊100餘人,沿松花江下游翻過小興安嶺到這裡駐紮密營,為紀念西征以來死去的戰友,他們在密林深處攏起了四十八座土丘。

  陪同我們探訪遺址的鐵力市文管所所長鄒本棟說,當年,抗聯與日寇展開艱苦卓絕的游擊戰,在敵人的追擊中,陣亡將士常常是骨埋深山,而頭顱被敵人殘忍地割去。因此,這裡的四十八座墳中其實沒有烈士的屍骨,取而代之的是四十八根一人多高的木頭,上面刻著陣亡將士的名字,經過多年衝刷,這些名字如今已無法辨認。

  據鄒本棟介紹,這些情況是親歷者抗聯老戰士郝鳳武和盧連峰講述的,他們後來一個生活在撫順,一個生活在廣州,如果還健在,大約已是快百歲的老人了。

  在鐵力林業局為四十八位無名烈士豎起的紀念碑前,報道組全體工作人員獻上了鮮花,灑下了美酒,向為國捐軀卻連名字也沒有留下的烈士們深鞠一躬,以表示深切的緬懷之情。

  四十八位烈士的戰友,1939年1月27日,在雷炎支隊長的帶領下,穿山越嶺,夜襲駐紮在依吉密河上游張家灣的日偽軍討伐隊,打死日偽軍警30多人,繳獲3挺輕機槍、五六十條大槍以及大量彈藥和食品,而抗日戰士無一傷亡。這次戰斗,史稱『張家灣戰斗』。

  報道組又驅車10公裡來到發生張家灣戰斗的故地。如今這裡是開闊的田野,遠處的天空澄淨而明朗,空氣裡彌漫著禾苗的甜香,農民們在忙碌地耕作,遠處的村莊安靜而和平。

 

鄒本棟在每一座烈士墳上灑酒,祭奠英魂。

 

『張家灣戰斗』日本侵略者慘敗的地方,如今後面是寧靜和平的村莊。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