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6日電 近日,有市民僱用計時工後家中財物被竊,原因是不正規中介公司不核實僱主和保姆信息埋下隱患。
日前,市民王先生在通達街一中介所聘44歲的計時工張某定期到家打掃衛生,他通過觀察認為張某工作表現很好,便逐漸放松警惕。6月中旬一天,王先生外出留計時工一人在家,囑咐其完活後把門關好。王先生走後,張某將臥室衣櫃中一件裘皮大衣,儲物櫃中的XO酒、法國紅酒、五糧液酒和一個水晶杯偷走。此後,張某又偷盜現金及物品共計2萬餘元。王先生發現失竊對張某產生懷疑,通過家中安裝的攝像裝置認定張某所為後報案,警方於7月1日將張某抓獲。
據了解,一些兼職介紹家政服務的小中介所,只為雙方『牽線』收費,很少核實雙方身份信息。記者到阿什河街一中介所表示要找保姆,被告知只要交100元,公司就介紹保姆,感到合適簽個協議就帶保姆回家,對僱主的身份等信息,不細問也不核實。在一家中介所的僱主登記表上,很多僱主只留手機號,沒有任何身份信息,中介老板說:『不填沒關系,留下手機號能通知到就行。』
據了解,計時工市場已逐步規范,中介機構與僱主簽訂的保姆聘用協議有法律效力,中介公司有義務核實僱主、保姆的有關信息,為雙方提供真實的服務信息。如因虛假信息導致保姆坑害僱主或者僱主欺騙保姆等人身財產受損事件發生,當事方要追究中介機構的過失責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