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6日電(孫理 記者杜筱) 日前,腋下突然長出一個黃豆粒大小『黑痣』的張女士終於在醫院弄清楚了這顆『黑痣』原來是一個叮在皮膚上的蜱,醫生摘除了這個蜱,並對其周圍皮膚進行了處理,並建議張女士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防傳染病的發生。
最近,張女士發現腋下長出一個黃豆粒大小的『黑痣』,質地堅硬,根部還有一些類似毛發的東西。她曾到幾家醫院求治,但醫生都認為從病變形態看這不是痣,但又無法確認,不敢貿然治療。最後,張女士來到了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皮膚科。孫桂珍主任了解到張女士最近曾到一個林區旅游,並結合病變形態,確認這顆皮膚上的『黑痣』原來是一個叮在皮膚上的蜱。孫主任為張女士摘除了這個蜱,
據了解,蜱是森林腦炎、鼠疫、布氏杆菌病等的傳播媒介,它是一種寄居於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大多分布在森林、草原或獸穴、鳥巢及家畜棚圈處。當蜱吸吮受到感染的灰鼠、野鼠和刺蝟等嚙齒動物的血液後,病毒就會在蜱的體內繁殖。當人們被帶有病毒的蜱叮咬後,往往就會被感染而患病,造成局部充血、水腫、急性炎癥反應、局部淋巴結腫脹,可出現瘙癢、疼痛、乏力、發熱、頭痛等癥狀,還可引起繼發性感染,甚至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痺現象,可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據孫主任介紹,森林腦炎的流行季節是春夏季。每年5月上旬開始出現病人,6月達到高峰,7?8月逐漸下降。因好發於春夏季,森林腦炎又被稱做『春夏腦炎』。因此,孫主任提醒近期打算到林區旅游的人們,要穿好防護服,紮緊袖口、領口和褲腳等處。皮膚暴露部位要涂擦驅蚊霜。如果發現皮膚上有異物,請及時到皮膚科就診,找出確切病因,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