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9日電 昨天17時35分,—場強降雨不期而至,17時45分開始,18時18分,18時35分,一小時內哈爾濱市區經歷了三次暴雨『洗禮』。
據氣象部門統計,全市大部分地區達到中到大雨程度,局部地區達到短時暴雨程度。昨晚——部分街路內澇,水深盈尺;大小車輛行進艱難;部分路段發生交通堵塞;行人滯留街頭,四處避雨……
大雨中,新晚報記者兵分兩路,走上街頭進行采訪。汽車緩行摩托逞強把老人安置妥當,記者趕往田地橋方向,這時汽車排成了長龍,都打著急行燈,緩慢前行,一路記者看到不少汽車拋錨, 『趴』在路上,司機只能坐在車裡,焦急地等待雨停下來。出租車司機張鳳林告訴記者,必須開著暖風,否則風擋玻璃全是『霧』無法看清路況,車也開不快,不堵車就已經是萬幸了。由於田地橋下積水很深,已經沒過車輪,不少小轎車紛紛掉頭往回走,只有公交車這樣的大家伙,纔能勉強通過。一輛摩托車想強行從水中『突圍』,可剛—到橋邊《車輪就全部沒在水下,差點撞到橋上,車主只好趟水往前走。
18時,另一路記者行駛在南崗宣化街方向時,天陰得如同平時的晚上20時一樣,路面上所有車都將霧燈打亮,雖然雨刷不停衝刷著,但無奈抵不過『強大』的雨水,車內幾乎看不清前面的路。一眼望去路面上全是水,車子不得不放慢速度。18時20分,記者行車至南崗區宣化街轉彎處,當時大雨如注,地面積水足有一尺深,轉盤道上堵了足有30多輛車。司機無奈只好抄一旁的小路,誰知車行至小路中間,道路積水猛漲,幾乎沒過車輪,車輛再無法行進,記者困在水中足有1個小時。
河鼓街、松柏街、建國街、前進路、安字片、哈藥路……排水系統無法—下子『喝』下雨水,都浸泡在水裡。當晚10時20分左右,記者還看到,經緯十一道街至通江街路段,積水淹過小車底盤,導致許多車輛繞行。
水沒路基交警疏導
經緯街與新陽路交叉口此時正是車流量最大的時候,記者趕到這裡時,看到雨水已經漫過人行道路基,汽車行進非常艱難。市交警支隊道裡二中隊的關雲翔、魏剛和李濱晶正冒雨指揮交通,沒有執勤任務的卞松祺也趕來支援。此時,一汽車突然拋錨停在路中央,把後面的車擋住無法通過。幾位交警和路人幫忙把拋錨的汽車推到路邊,纔使其他汽車可以正常通行。
在南崗中山路一處交通崗前;幾位交警正在緊張地指揮交通。可能是大雨來得突然,幾位交警都沒有穿雨衣,渾身已被大雨澆透。記者從廣播中得知,剛纔這裡還被各種大小車輛堵得滿滿當當,可是現在這裡卻行車十分順暢,這幾位交警已經在滂沱大雨中站了2個多小時。
路邊避雨店家贈茶
因為正趕上下班高峰,不少市民被滯留在路邊商店躲雨。在省水利廳工作的李興勇下班准備去朋友家,下公交車後沒走多遠,就被暴雨『擊中』,瞬間全身濕透,公文包也進了雨水。他自言自語地說:『這雨真是讓入沒准備,太突然了,現在成了「落湯雞」,風吹來冷颼颼的,回家得趕緊喝點姜湯,吃點藥。』雨大,風冷,新陽路一飯店的老板主動給避雨的市民拿出了椅子,還給被雨水澆透的市民遞上沏好的熱茶,讓大家暖暖身子,使焦急等待著回家的市民備感親切。
氣象臺內監控南情
17時45分記者趕到位於南崗區和興路的市氣象臺,來到7樓氣象會商室,這裡燈火通明,技術人員正在密切關注雨情,各縣(市)雨情也不斷匯總到這裡。在『多普勒雷達』電腦雲圖前,記者看到雲圖上已密布黑點(降雨處)。
掘市氣象臺臺長景學義介紹,這是我市進入盛夏(7月)以來最大的—場短時強降雨,為『殺手型』災害性降雨——降雨時間短、降雨量集中、局地降雨不均,極易造成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等突發性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