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11日電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冷飲成為廣大市民消暑解渴的佳品。但是,最近不少市民反映,部分冷飲存在著嚴重的衛生問題,有的甚至是三無產品,衛生根本沒有保障,導致市民食用後跑肚拉稀。根據市民的反映,記者對市場上出售的劣質冷飲進行了調查走訪。
『新奇』冰果凍廠址是醫院
家住哈爾濱道外區草市街的市民張樹繁向記者反映,他上小學的女兒在街邊買了一種名為『新奇』冰果凍的冷飲,吃完之後出現腹瀉,經醫生診斷為輕微食物中毒。記者在他出示的產品包裝上看到,這種果凍包裝十分艷麗,包裝表面還畫滿了各種卡通圖案,明顯是針對孩子生產出來的。包裝上注明的生產廠家為哈爾濱市新奇飲料飲品廠。記者撥打該廠家的電話,對方提示該電話號碼是空號。按照包裝上的地址,記者又找到了道外區南十五道街東方紅小區1號樓後驚訝發現,這裡竟然是道外區太古醫院的所在地。記者隨後又到市工商局業務窗口查詢該廠家,得到的答案是該廠家沒有在此登記注冊。張先生氣憤地對記者說,這些不法廠家趁著天熱,生產這些有毒飲料賣給孩子,實在太缺德。
散裝冰激凌難尋生產廠家
市民王先生反映,在道外區北七道街夜市經常有商販賣散裝冰激凌,而且都聲稱是哈爾濱市一廠家直銷的。按照王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在北七道街夜市看到,有市民在商販攤位旁購買用一次性餐盒包裝的散裝冰激凌。有的攤位還用醒目的招牌寫著廠家直銷。記者詢問其中一個攤位上的商販,冰激凌是那裡生產的?生產廠家在哪裡?商販告訴記者,在道外區保障街上。記者第二天來到道外區保障街,但找遍整條保障街也沒有找到生產冰激凌的廠家。住在附近的老人告訴記者,從來沒聽說這裡有生產冰激凌的廠子。在道裡區建國街的夜市記者看到,這裡同樣有不少出售散裝冰激凌的商販,記者詢問廠家在哪?商販馬上警覺地說,問這個乾啥?記者謊稱,自己家想在小區裡開冰激凌店,正發愁沒有貨源。商販告訴記者,他們的冰激凌都是廠家每天來人送的貨,具體地址他們自己也不清楚。王先生認為,這種連廠址都不敢公開的冰激凌,安全性實在讓人不放心。
冷飲加工廠衛生讓人懮
生產這些散裝冷飲的廠家到底衛生如何?記者來到了道外區承德街42號的大院裡。只見在大院的入口處,垃圾堆積如山,距離垃圾堆不足20米有兩家冷飲廠———『南洋冷飲廠』和『永鴻冰棍廠』。這兩家冷飲廠都是前店後廠的經營格局,在廠門口設有批發冷飲的門市部,大約30多名小販正在門市前排隊進貨。在『南洋』的車間裡記者看到,兩名赤裸著上身的中年人正在閑聊,幾袋作冷飲用的面粉被隨意堆放在黑糊糊的水泥地上。車間內各種生活用品散放在生產設備上。在『永鴻』車間外該廠的工作人員拒絕讓記者進入車間,記者看到,車間裡鋪了瓷磚的地面上,黑色的污水已經流成了小河。由於毗鄰垃圾堆,兩個廠子的車間裡有蒼蠅在飛。《食品衛生法》對食品生產場所衛生環境、從業人員衛生都有明確要求,這兩家冷飲廠顯然沒有按照這些規定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冷飲市場管理有死角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冷飲的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對於關乎百姓健康的冷飲銷售,采取規避檢查,不辦理相關檢驗手續等。在道外區北七道街和道裡區建國街夜市上,記者詢問販賣散裝冰激凌的商販是否有衛生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商販回答大同小異,辦那個乾啥,晚上沒人查這個。根據我國《食品衛生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食品攤販,必須先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或者偽造衛生許可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市民呼吁,在暑期,冷飲的衛生關乎百姓身體健康,有關部門應該加大管理力度,整頓冷飲市場的衛生死角,讓百姓吃上放心的冷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