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電 盡管多年來黑龍江省小城鎮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問題。第一,缺乏整體規劃,低效重復建設嚴重。雖然各村鎮在建設中也都搞規劃、上項目,但缺少更大范圍的統籌和協調。有些建設項目追求的是個別村鎮的效益最大化而非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缺乏協調性、全局性,導致重復建設、功能不強、資源浪費。第二,缺少長遠計劃,存在行為短期,破壞環境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對境內資源調查不細,保護措施不力,小城鎮發展方向定位不准,經濟、社會發展相互脫節。小城鎮缺乏整體布局,對周邊鄉村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第三,小城鎮建設資金匱乏,建設進程緩慢。目前我省的小城鎮建設普遍存在著資金缺口大,自身融資能力低,建設起點低,進展緩慢等問題。第四,勞動力素質偏低制約小城鎮的建設水平。勞動力素質偏低使產業的轉移和集聚障礙重重,只能在低水平上過度競爭。多數農民抱守重土安鄉理念,造成農民、地域轉移困難。第五,小城鎮工業分散,規模效益低。工業及非農產業活動需要集聚,要求有能源、交通、通訊、金融、供水、供電、倉儲等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體系的支持,但現實中我省的小城鎮建設往往存在著各自為戰,難以上規模、上水平、分散重復建設、無力解決工業污染、產業結構趨同等現象。第六,小城鎮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制度尚待完善。
小城鎮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經濟、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科學規劃、產業選擇、創新機制、完善社保、保護環境、發展文明等多個領域。小城鎮建設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協調聯動和統籌兼顧。小城鎮建設一要科學規劃。小城鎮要依托資源稟賦條件,突出重點、循序漸進。要結合小城鎮的功能定位、統籌規劃,形成既與中心城市銜接配套,又與周邊村鎮遙相呼應的綜合效益高、整體功能強的城鎮網絡系統;二要發展立鎮主導產業。只有大力發展市場潛力大、輻射功能強的小城鎮,纔能帶動相關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的發展,纔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從而促進農村人口及農村非農產業向小城鎮聚集,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集,產生窪地效應;三要破除城鄉壁壘。現行體制對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設置了不少的人為障礙,影響了小城鎮建設的進程。必須把城鎮與鄉村緊密聯系起來,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正確處理好工農、城鄉之間的關系,促進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實現城鄉社會、經濟資源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的優化配置;四要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小城鎮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來進行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由於目前我省縣鄉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政府可支配的財力有限,很難支橕大范圍和高層次的小城鎮建設。為此,小城鎮建設投入體制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在政府投入逐步加大的基礎上,運用市場機制,廣闢資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五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要使農民能夠真正從農村和土地上轉移出來,就必須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