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2日電 前不久,黑龍江省大慶市一個人一口氣申請了140件商標,在保護自己產品的同時,也希望通過轉讓來獲益,這讓人們看到了商標投資的熱度。最近,記者調查了哈爾濱市一些商標事務所發現,個人申請商標注冊已經超過了總申請量的一半,而且還保持著強勁的上昇勢頭。對此,經濟學專家認為,商標注冊已經成為繼國債、股票、期貨之後新的投資領域。
形形色色的商標注冊
據黑龍江省啟天商標事務所副所長唐文君介紹,在國家允許自然人申請商標之後,個人申請商標出現了大幅增長,現在個人申請商標注冊已經達到了總申請量的一半強。在這些林林總總的商標申請中,有一些申請者只是出於喜歡、紀念的目的,但多數人是為了以後轉讓商標獲利。他們直言,現在花2000元注冊一個商標,將來被哪家企業看中,賣個百八十萬甚至上千萬也不是沒有可能。
《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火了以後,我省的一家企業委托啟天商標事務所申請『翠花』商標。當時在電腦上查詢還沒有人申請,可是最後到了國家商標局,發現已經有20個申請人搶在前頭申請了『翠花』商標。最後,我省這家企業只搶到了一個類別的該商標。
同樣,電視劇《劉老根》熱播之後,更是帶火了很多商標。比如『劉老根』,到目前為止,竟然有40個,涉及飯店、肥料、門窗、藥品、包裝紙、甚至農用車、計算機、熱水器等方方面面。其中,我省的一家釀酒企業得到了一個類別的『劉老根』商標。『劉老根』被瘋搶,讓開原本山影視廣告藝術有限公司感覺到了危機,他們一口氣將『藥匣子』、『劉老根劇場』、『本山』等58個詞語申請了商標,涉及40多個類別。
最近有媒體報道,吉林省長春市的一個女孩特別喜歡看央視主持人畢福劍的節目。有一天,她在報紙上看到北京一家公司注冊了『老鼠愛大米』商標後天價叫賣,受到了啟發的女孩用畢福劍名字的諧音注冊了『畢福建』商標。同樣,記者在一些商標轉讓網站看到,『文清』、『辛棄疾』、『孔乙己』、『咸亨』、『中超』等也都成了商標。
專家認為,商標申請百花齊放是個好事,反映了社會經濟活動的繁榮,也說明人們對經濟活動的參與熱情提高了。
商標遭遇搶注企業苦不堪言
今年初,一個與笑星名字諧音的『趙本衫』商標開價千萬元轉讓。趙本山本人對此未做明確表態,但其心裡肯定在暗暗叫苦。在商標注冊領域,講究的就是『先來後到』———申請在先原則。趙本山的一時疏忽,丟掉了一個在外人看來不算什麼,但在其本人看來絕對是大損失的商標。由此,可以看出商標注冊競爭的激烈。
記者在啟天商標事務所的電腦裡搜索了一下黑龍江的象征『太陽島』一詞,結果電腦顯示,『太陽島』已有103個商標,注冊這個商標的個人和企業有香港、北京、山東等地,在這103個商標中,只有43個是黑龍江的。同樣,『鐵人』商標有46個,黑龍江只有11個。哈爾濱量具刃具廠全國有名,但在4個『哈量』商標中,只有兩個是哈爾濱量具刃具廠的。
說到知名企業與自己的商標擦肩而過的遺憾,唐文君律師向記者講了兩件事。
去年,我省兩家知名的大企業合並更名,當企業准備用新名字注冊商標時卻遺憾地發現,這個名字已於幾個月前被人搶先注冊,而注冊類別就是該企業的主要生產方向。這讓企業負責人很是吃驚,因為公司啟用新名稱只有少數領導知道。據悉,目前這個企業正准備將這個類別商標買回來。
企業名稱被搶注的還有哈市一家牧業公司。該公司也是啟用新名稱,在申請自己企業名稱為商標時,發現該商標已被人在8個月前搶注,注冊的類別是牛奶類。這令該企業甚是惱火,對於一個牧業企業,不能在牛奶類別中擁有自己企業名稱的商標,損失可想而知。
上述兩家企業,因為保密工作出現紕漏,沒能保住自己的商標,吃了啞巴虧。如果想擁有這個商標,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出錢買回來。至於這筆錢會是多少,外人不得而知。
因為工作失誤或者意識不到位而痛失商標的現象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
據《華西都市報》日前報道,在四川數十萬家酒樓裡,真正完成了商標注冊的酒樓只有10%左右,其餘近90%的餐飲企業今後可能會踩響『商標地雷』———一些地方特色菜品和老字號被人搶注。
據近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報道,少林寺具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全球五大洲的11個國家和地區共發現117項、164個『少林』或『少林寺』商標。這樣的尷尬處境,我國其他的世界知名景點,如長城、武當等也都存在。
注冊商標機遇和風險並存
記者在商標轉讓網站上看到,一款服裝鞋襪類的商標『鄰家女孩』開價9000萬元;寓意北京奧運的『北奧』,開價2800萬元;醫藥類的『辛棄疾』開價500萬元;玩具類的『青蛙王子』開價100萬元。當然,這只是轉讓者的一廂情願,實際成交價是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從中不難看出商標背後蘊藏的巨大商機。
『不要以為商標申請是個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其實它也有風險。』據唐文君介紹,商標申請風險包含兩部分:一是,商標申請可能面臨申請不到手的可能,因而會損失申請費用(2000元左右)。因為商標局網站錄入滯後的原因,申請者事先在國家商標局的網站上查詢到的結果有可能比實際情況晚近3個月。但是如果申請不成功,申請費用不退還。二是,申請的商標將來未必會成功轉讓或利用,沒有實際使用的商標是沒有價值的。所以,市民在申請前,還應該斟酌仔細。
商標申請地方經濟的晴雨表?
在中國工商總局商標局的官方網站『中國商標網』上,記者查看了《2003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商標申請統計表》。在這張統計表上記者發現,各地的商標申請量儼然成了地方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經濟發達地區,商標的申請量很高,經濟欠發達地區,商標的申請量低得可憐。統計顯示,2003年我省的商標申請量為7176件,而經濟發達的廣東,申請量是我省的10倍還多,為76528件。其他如浙江為57000件,江蘇為32520件,北京為28191件,而西藏只有206件。
哈師大政法與經濟學博士徐明老師說,商標申請量尤其是個人申請量的激增,說明當地市民的投資意識強,經濟基礎好,但卻未必全是好事。個人申請商標,投機的目的更大些,有些則是搶先注冊了別人的商標,然後通過轉讓來獲利。說白了,就是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的一種投機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擾亂市場。尤其是那些惡意搶注的行為,會破壞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目前,個人申請商標量的增長,積極意義是可以促進企業商標意識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