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13日電 入夏以來,哈爾濱市頻繁出現雷雨天氣引發多起雷擊事故,6月份有3個人因雷擊死亡。
據了解,哈爾濱市今年已發生多次雷雨天氣,雷擊事故較往年明顯增多。6月期間,哈爾濱市發生3起雷擊導致人員死亡的事故。其中松北鎮一名居民到二樓涼臺拿衣物時,遭遇雷擊當場死亡。在五常市山河鄉,一名農民在地裡耕作時遇雷雨,回家路上走到空曠地時被雷擊當場死亡。另外是方正縣一名村民,遇雷擊後搶救無效死亡。此前的4月份,一家生產企業自動流水線遭雷擊全部報廢,直接經濟損失達120多萬元。另外還先後發生幾十起由雷擊造成的城鎮居民家用電器失靈事故。
記者在市氣象局防雷辦了解到,全市春天以來雷雨天氣偏多,每次雷雨過程中對地面放電達上千次,每次放電都可能對地面的人員和設施造成危害。專業人士說,在建成的居民樓體外後安裝的電話線、太陽能熱水器、網絡設備都可能成為新的防雷隱患,各種網絡設施增多加大了出現雷電感應和雷電波入侵造成災害的幾率,這使哈爾濱市成為省內雷電災害多發區。
據了解,國家氣象部門已經出臺《防雷工程專業資質管理辦法》和《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4月1日起開始實行,規定新建築物建設竣工必須通過對防雷裝置的審核和驗收,購買新建房的市民可以要求售房部門出示防雷合格證。有關部門提醒市民,遭遇雷災造成損失一定要向氣象部門舉報,一方面可以通過雷擊責任鑒定取得賠償,重要的是可通過專業檢測杜絕雷電隱患,避免再次發生雷擊。雷雨天氣偏多,每次雷雨過程中對地面放電達上千次,每次放電都可能對地面的人員和設施造成危害。專業人士說,在建成的居民樓體外後安裝的電話線、太陽能熱水器、網絡設備都可能成為新的防雷隱患,各種網絡設施增多加大了出現雷電感應和雷電波入侵造成災害的幾率,這使哈爾濱市成為省內雷電災害多發區。
據了解,國家氣象部門已經出臺《防雷工程專業資質管理辦法》和《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4月1日起開始實行,規定新建築物建設竣工必須通過對防雷裝置的審核和驗收,購買新建房的市民可以要求售房部門出示防雷合格證。有關部門提醒市民,遭遇雷災造成損失一定要向氣象部門舉報,一方面可以通過雷擊責任鑒定取得賠償,重要的是可通過專業檢測杜絕雷電隱患,避免再次發生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