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13日電 題:暑期安全需要社會防護網
不少家長告訴記者,希望能有一個開展囊括交通、消防、溺水、食物中毒等一整套的科學有效的安全教育暑期綜合班。『孩子們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危險。而我們家長只能在平時意識到的一些細節上給予一點指示。如果學校或社區能組織進行專門的生命安全教育綜合培訓,哪怕花錢,我也會堅決讓孩子去的。』113中一位同樣是孩子家長的教師王先生向記者表示。
事實上,『暑期安全不單單只是一個安全教育問題,這裡面還存在一個社會綜合協調的問題。』哈爾濱市六十九中秦惠賢老師談到。『就拿網吧來說,現在網吧遍地,盡管有些網吧裡面貼著未成年人和在校生不許出入網吧的標識,但少有真正落實;還有的黑店公然提供場所讓學生留宿鬼混,這樣的一種社會環境單靠學校或家長的力量根本控制不了。應該學校、家長、社區乃至社會各部門幾方面聯合起來共同維護。』
省政協委員、哈爾濱豪普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洪濱說,暑期安全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可以將其形象地喻為環環相扣的五個『圓』—————核心圓是學生,向外依次排列為家長、學校、周邊客觀環境和社會大環境。他認為全社會必須密切配合,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缺位,纔能合力『畫』好這五個『圓』,尤其應綜合運用法律、教育、宣傳等手段,纔能最終達到保護學生、維護安全這個目標。
學校應承擔起『教育』職責。
因為安全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應針對青少年年齡、生理及心理特點,以安全健康知識競賽、講座、主題夏令營、防災自救演習等各種靈活有效的方式,向學生普及安全防護和法律知識。有條件的學校,還應組織廣大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事故防范、人員救護等方面的基本常識和技能的學習、演練,如在開設游泳課、傳授游泳技巧的過程中,告訴孩子們一旦嗆水怎麼辦、腳抽筋怎麼辦、與人相撞怎麼辦等等。不僅是游泳安全的教育,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盜,甚至防雷擊、到山區旅游防泥石流等安全常識,一個都不能少。青少年天性活潑好動,作為家長,如果只是一味強調不要去做什麼,往往會被孩子拋諸腦後,而要強調告訴孩子如何去做。家長應盡可能抽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幫助他們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在孩子外出度假或從事有一定危險性的活動時,一定要有大人陪護。』
社區和社會,要充分發揮管的作用。
以游泳為例,由於公共設施缺乏,活動空間不足,孩子們喜歡到水庫、池塘、河流和江沿等缺乏安全管理措施和急救手段的地方,因此極易發生溺水事件。鑒於此,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把未成年人暑期安全納入監管范圍,對一些臨近城區,又缺乏安全設施和管理人員的天然游泳場、野外建築工地等要臨時抽調人員,進行安全巡查,堅決堵塞漏洞,杜絕隱患。對未成年人暑期可能經常出入的公共場所如游樂場、網吧、街頭小食鋪等,公安等各部門要大力加強安全查處力度。『或許只是水庫邊的一段欄杆、一次認真的食品檢測,也或許只是一次減速、一個善意的勸告,悲劇就有可能避免。』
『社會各界要齊心協力築起一道安全防護網,確保孩子度過一個愉快而安全的暑假。』同時,省教育廳辦公室主任孫權提醒廣大學生家長,及早為孩子辦理《學生平安險》,防患於未然,『一旦有安全事故發生,至少在經濟賠付上會一定程度上轉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