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龍江領跑綠色農業
2005-07-17 05:39:19 來源:人民網  作者:於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人民日報7月17日訊 在前不久結束的第十六屆哈洽會上,黑龍江綠色食品掀起了一陣小旋風,短短幾天,貿易額近28億元。憑借著水美地潔的綠色生態環境、嚴格的監管體系,黑龍江省綠色食品聲名鵲起。目前,這股『綠色旋風』已經刮到美、日及東南亞等26個國家和地區。據統計,該省的綠色食品產品認證、檢測面積以及生產總量等主要指標均居全國之首,今年綠色食品的種植面積佔到全省耕地面積的1/4。

  寒地黑土是什麼?

  夏日的龍江大地,平川萬頃的黑土沃野籠罩在一片燦爛的陽光中。在這兒采訪綠色農業情況,聽到最多的是『寒地黑土』四個字。寒地黑土是什麼?『是一種堪稱土中之王的優良土地資源,全省耕地絕大多數為黑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大黑土帶之一,黑龍江開發綠色食品基礎條件優越。』黑龍江省綠色食品辦公室副主任孫景峰說『由於全省開發建設時間較晚,生態破壞程度也較輕,再加上人口密度低,植被好,森林、草原、水域面積大,自然淨化能力強。黑龍江發展綠色農業可謂得天獨厚。』

  『寒地黑土還是一種品牌。』綏化市農委副主任侯振德說,該市已把『寒地黑土』開發成了一種品牌。綏化市出產的綠色產品品質不錯,但由於加工分散,品牌小而雜,沒有切中資源特色,在市場上沒形成合力。去年,綏化市成立了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並對109個產品系列注冊了寒地黑土質量證明商標。目前,已有56種產品獲『寒地黑土』商標使用權,並順利進入美國、德國等國市場。

  吃乾榨淨,向深加工要效益

  綠色食品要大規模地走向市場,離不開龍頭企業。黑龍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向深加工要效益。

  水稻除了能加工成大米還能做什麼?記者在慶安縣看到不少企業生產精潔米的同時,還用碎米生產米酒、粥米和雪餅,用米糠生產多V氏谷精和飼料,用稻草生產人造板、地板,以及利用稻殼取暖等項目,力爭把水稻吃乾榨淨。位於另一個綠色食品大市肇東市的黑龍江成福食品集團,是一家以玉米深加工為主的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這家企業把玉米做成了味精、賴氨酸、變性淀粉等11個系列近百種產品。不少龍頭企業從生產綠色食品中嘗到了甜頭,也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惠。在慶安縣豐收鄉的田頭,正在稻田裡忙活的農民王希發說,自家的水稻賣給龍頭企業,每公斤比市場價還高出6分錢,光這一項,他們家一年就增收400多元。

  綠色食品產業已成為黑龍江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據統計,去年全省農民人均從綠色食品直接獲得的純收入866元。記者發現,雖然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生產總量佔全國的1/4,但是銷售額卻只有全國的1/7多一點。為什麼會這樣?

  『目前,黑龍江省的綠色食品企業規模還不大,技術創新能力較弱,市場意識不夠強。』黑龍江農委副主任王澤富坦率地說,下一步,黑龍江將突出優勢品牌,培育一批『航母』級、外向型、高科技的骨乾加工企業,把原字號產品變成精深加工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同時嚴格執行綠色食品的認證標准,對不符合程序和標准存在質量問題的,要堅決一票否決,用質量保證黑龍江這塊綠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