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墾區一農場"稻殼發電"年節煤兩萬噸
2005-07-17 16:15: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呼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7月17日電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電廠應用"煤炭直接攙燒稻殼技術",將墾區每年產出的大量廢棄稻殼綜合利用後變成節能發電的"寶貝"。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建三江環保局了解到,經黑龍江省環保、電力部門專家組考察"煤炭直接攙燒稻殼技術"項目後認定,這一技術的實施符合國家能源政策,是能源綜合利用的新型典范,既解決稻殼污染的老大難問題,又減少了燒煤後硫化物的排放。經過測試,該電廠采用這一技術後每年可替代原煤3.8萬噸,按原煤現價折合600多萬元。

  目前,該電廠每年攙燒稻殼約為20萬立方米,可節煤23000噸,節約資金360餘萬元。電廠攙燒稻殼,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約了能源,增加了效益,增強了電廠發展後勁,而且社會效益、環境效益都十分可觀。

  據介紹,建三江分局是"糧倉"黑龍江墾區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水稻種植面積達200多萬畝,年產水稻10多億公斤。建三江分局直屬地區稻米加工廠30多家,年加工水稻30萬噸,由於稻殼是水稻加工量的20%,每年管局地區的稻殼排放就達到6萬多噸。以往,企業將大量的稻殼散放在廠區周邊地區或者農田裡。黃色的稻殼既佔用土地、污染環境又容易引起火災,被當地人稱為"黃色污染"。經測驗,每公斤稻殼有3500-3900大卡的發熱量,為開發利用解決污染,人們曾嘗試制作燃料、育苗床土,但因成本高、用量少,開發受到制約。

  據介紹,小型火力發電廠,規模小、能耗高、各種費用大、發電成本高。原來售電價格都比國網高,農網改造後,同網同價,要求小型火力發電廠上網電價每度不超過0.286元,這對於小熱電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直接攙燒稻殼是一條節約煤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的新途徑。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