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電 題:創新與研發:哈藥廣告之外的抉擇
李麗雲
輝瑞,世界醫藥巨頭;哈藥,國內醫藥巨頭。
近日,兩巨頭開始『親密接觸』。
6月23日,輝瑞公司全球制造部副總裁參觀了哈藥集團三精制藥公司內壯觀的綜合制藥研發中心,驚訝於哈藥集團的研發實力,興奮得當即在賓館撥通了總裁的電話。7月1日,輝瑞公司全球制造部總裁飛赴哈市。
一周之內,輝瑞兩高端人物造訪國內同一家企業。
輝瑞公司正在計劃實施制造基地向中國轉移的戰略。擁有生產和研發雙重實力的哈藥集團無疑成為輝瑞的首選之一。
廣告之外的另一種堅持
長期以來,哈藥集團給外界留下最強烈的印象,就是其強大的廣告攻勢,國人只要打開電視,不管你煩不煩,總有哈藥集團的廣告進入視線。
『哈藥集團除了廣告之外,產品沒什麼競爭力。』很多人這樣說。
然而無論褒貶,哈藥集團成了當下最時髦的眼球經濟的最大受惠者,在『強迫性』地得到了全國人民高度關注的同時,哈藥集團近十年來投入的巨額廣告終於收獲了碩果。
今年3月,經國內品牌價值權威評估機構評估,哈藥集團以106.35億元的品牌價值名列全國醫藥行業第一位,成為國內最具價值的醫藥品牌。
以『打造百年品牌』為經營理念,哈藥集團正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以眾多卓越的品牌、產品和技術資源,憑借永不停息的創新精神,努力為中國醫藥企業在全球醫藥行業競爭中贏得更多的主動權。
如今,在國內醫藥行業處於舉足輕重地位的哈藥正改變著其在國人心中原有的印象,世界醫藥巨頭也換了一種新的視角看哈藥。
7月5日,哈藥集團總工程師吳志軍,向記者展示了哈藥集團廣告背後的另一種堅持———創新與研發。
引爆中藥劑型的大革命
說起哈藥集團的創新研發,最可圈點的當然是他們引爆的一場中藥劑型的革命。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在中國中藥史上還沒有粉針這一劑型。當時的中藥注射液尤其是雙黃連注射液已經顯現出了非常顯著的療效,但因為是水劑,質量不穩定,也不便於儲存,為使用者帶來很多麻煩。
哈藥集團中藥二廠科研人員創造性地提出要把雙黃連注射液研制成粉針劑型。這一大膽的設想得到了企業的支持。1988年,中藥二廠對此進行了立項,如今擔任哈藥集團中藥二廠副總工程師的王英新挑起了這個創新重任。
1990年,雙黃連粉針創新成功。脫水後的粉針劑型不僅去除了水———這一不穩定因素,而且在其他指標上也有了大幅提高。
這一創新引爆了國內中藥史上一場轟轟烈烈的劑型革命。
乘勝追擊,繼雙黃連粉針劑型問世之後,王英新又把創新目標投向了丹參、刺五加。
其時,恰逢國家實施了新藥審批辦法,丹參粉針歷時7年於1997年研制成功,成為國家實施新法審批後第一個獲得審批的中藥粉針劑。
刺五加粉針歷時13年,於去年底結束了臨床試驗,7月開始試產,8月份,即將投放市場……
中藥雖然療效好但無法批量生產,成為困擾業界的難題,哈藥集團獨創的中藥粉針劑型攻克了這一瓶頸,讓中藥現代化大批量生產成為現實。
調整曾經傾斜的總戰略
在哈藥發展史上,曾一度弱化企業自主研發,只重市場和大規模廣告效應。人們擔心,廣告堆積起來的哈藥,會不會在某一天轟然倒塌?哈藥靠什麼支橕它的未來?在全球化市場競爭中,怎樣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志存高遠、要樹百年品牌的哈藥集團面對自己的弱處大刀闊斧。集團的決策者們在十五期間開始調整發展戰略———市場、研發兩頭並重。把研發中心的建立納入到整個集團的整體發展框架中。
哈藥再次拿出其為人所矚目的廣告投入氣魄,投資1億多元打造新藥研發創新平臺,探索出了獨具特色的『一個中心五個分中心』的新藥研發體系。圍繞其1996年建立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創建了生物工程、抗生素、藥物制劑、現代中藥、OTC藥品及保健食品、動物疫苗及獸藥等六個方面的專業性高科技技術平臺。通過這六個平臺集中力量向自己有優勢的核心技術、核心產品展開研發,也標志著哈藥的新藥研發由以前的隨意性轉向專業性,加快了由完全仿制到創新性研發方向的轉移步伐。
吳志軍告訴記者,哈藥近年來的新產品產值率都在20%%以上,今年1~5月,新產品產值佔集團總產值的24%%。
一個擁有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醫藥巨龍正在振興中的老工業基地上騰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