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加快與黑龍江農業合作進程:訪以色列駐華大使海逸達
2005-07-20 09:44: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蘇強 張玉珍 郝建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海逸達1941年出生於伊拉克,1951年移民以色列。1967年在希伯來大學獲得政治學和中東研究專業學士學位,1975年於美國喬治敦大學獲中東及蘇聯研究專業博士學位。先後擔任過以外交部聯合國政治事務處主任和政策分析中心主任等職,2002年9月擔任以色列駐華大使。上任之初提出在任期內要使以中貿易額實現翻番,2004年,這一目標提前實現。

    東北網7月20日電   正是黑龍江氣候宜人、賓朋滿座的7月,以色列駐華大使海逸達率以農業科技代表團來到哈爾濱參加省科協與以駐華大使館共同舉辦的黑龍江—以色列農業技術合作研討會並參加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紀念活動。這是海逸達大使第5次踏上被他稱之為第二故鄉的黑土地,猶太人與黑龍江那段歷史淵源以及近年來不斷發展的友好合作使海逸達對黑龍江情有獨鍾。雖然此次行程匆匆,他仍欣然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中以經貿往來在您任期內有了較大發展,您這次來在促進黑龍江與貴國的經貿發展方面有什麼計劃?

  海逸達:中國與以色列的經貿往來早在1992年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之前很久就開始了,2004年雙邊貿易額已達22億美元。這意味著過去的10年中增長了4400%。黑龍江與以之間的文化交流多年來一直十分密切。近年來,經貿往來在農業、畜牧業等方面也取得了進展。今年2月份,黑龍江省科協邀請以駐華使館農業科技參贊和商務專員來黑龍江進行了訪問,與黑龍江省科技廳、省農委、省招商局、省科學院、省農墾總局、東北農業大學等部門一起探討了有關農業科技研究合作、農業實施項目合作、高科技項目研究合作、技術引進及農業科技人員培訓、經濟貿易合作等課題。

  雙方均對合作表示出極大興趣,以方對省農墾的實力和規模產生了濃厚興趣,回到北京後將合作項目重新整理,以『黑龍江的投資機會』為題發布在以色列國內的信息類報紙上,引起了國內投資者和企業的關注。這次我們這個農業科技代表團就有27個著名的農業科技企業,就上次提出的科技合作項目進行對接落實。據我們了解,以色列與北大荒集團在水資源管理、奶牛場經營和蔬菜種植等多方面都有較大合作空間。

  記者:目前我國實行的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將給兩國經貿合作帶來哪些新的機遇?貴國將在哪些方面與黑龍江開展進一步合作?

  海逸達:毫無疑問,貴國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實施將為我們的進一步合作帶來更多機會,我們此次訪問中國東北代表團就是借助這一機遇前來開闢中以農業領域長期合作新局面。我們首先來到黑龍江,之後還要去沈陽、大連。以色列農業擁有創新、先進而高產的體系,在農業各個領域不斷開發和應用新的科學技術,使這個一半以上領土被沙漠覆蓋的國家發展了現代化農業。我們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奶牛飼養技術、溫室設備、良種培育以及中西藥結合等領域。中國與以色列的農業合作是由馬沙夫(以色列外交部的合作中心)和活躍在中國的以色列農業公司來進行的,包括辦示范農場、專家授課的實地培訓班和在以色列境內辦的培訓班。我們的北京奶牛示范農場專家已多次來到黑龍江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引領北方養殖業向精品高效發展。我國具有世界公認先進灌溉系統的灌溉系統公司將與農墾共同開發智能溫室合作項目,我國的優質種業公司已向北大荒種業集團提供西紅柿等果蔬類種子開始試種,在人纔培訓方面,我們通過馬沙夫免費計劃,在以色列國內為貴國培訓農業水利、醫療衛生、大眾傳媒、教育等方面人員,目前我們正在研討增加名額事項。我這次來還將探討吸引猶太人到黑龍江來旅游。

  為解決雙方合作最大的障礙資金問題,2004年以色列財政部與中國財政部簽署了一項協議,為兩國的合作項目提供貸款方便。為了使貴省更好地利用這項貸款,本次以大使館商務專員將介紹如何申請和使用這項貸款,使我們的合作盡快進入實質性階段。

  記者:您對以色列與黑龍江下一步合作有哪些希望與建議?

  海逸達:希望通過政府間的搭橋引路,拓寬合作領域,使合作項目進入市場化運作軌道,加快實質性合作進程。  

 海逸達大使。

責任編輯:單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