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區縣作為試點,實施農村低保辦法
將農村192所敬老院要整合到100所
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50%以上
東北網7月20日電 19日在雙城召開的哈爾濱市農村社會救助經驗交流會上,民政部門向全市人民做出一項承諾:『讓老者有所養,貧者有所助』,從今年開始,民政部門將針對全市16萬農村貧困人口,開展醫療、養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多方面的救助。
截至去年底,哈市有農村貧困群眾16萬人,佔農村人口的3.2%,其中特困對象13.7萬人,五保戶2.3萬人。在哈市農村13.7萬特困群眾中,有54%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這些農村貧困群眾大多已經到了『不救不活』的困難程度。特別是看病就醫難已成為貧困群眾最大的困難。廣大農村貧困群眾迫切期盼政府早日建立具有法制保障的農村低保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為了解決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建立健全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哈市民政部門決定今年在哈市8區11縣全面建立並實施農村醫療救助管理辦法,今年8月底前出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道裡、南崗、雙城、尚志等12個區縣作為試點8月底前實施農村低保辦法。並力爭在2007年前,在哈市農村實現分類施保、應保盡保、應救必救,並達到社會化發放。
同時,為了讓農村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針對目前哈市農村現有敬老院布局不合理,點多面廣、規模小、基礎設施陳舊落後,有限資金被分散使用,管理成本過高等問題,從今年開始,將現有的192所敬老院要整合到100所,整合後的敬老院將成為建築面積在5000平方米左右、床位在200張左右的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令哈市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