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0日電 露天燒烤一直屢禁不絕,常常是有關部門清理之後,經營者又卷土重來。據知情人講,露天燒烤本小利大,相對於可觀的利潤,執法者的處罰便顯得微不足道。於是,在一次次的『游擊戰』中,執法者疲於巡察,但治理收效甚微。
業內人士燒烤利潤驚人
曾乾過一陣燒烤生意的李女士說,燒烤利潤十分驚人。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0.5公斤羊肉按10元錢計算,0.5公斤羊肉能制肉串近100個,每串賣0.5元,10元錢的羊肉就能賣到50元錢,一下子翻了五番。把肉切成指蓋大小的肉塊,中間再夾雜些肥肉,這些都是門道,從事燒烤的人都這麼乾,而且有些人還喜歡帶點肥肉的,認為這樣的肉串烤出來香。有的經營者花三百元買只羊,除了能出十六七公斤肉外,還能做別的菜。烤成羊肉串後除去成本淨賺900多元不是問題。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賣燒烤的時候,每桌客人一次得吃上三四十串,加上雞脖子等別的食物,生意好的時候,一晚賣一二千元不成問題。如果把劣質肉做成肉串,利潤則更驚人。與室內燒烤相比,露天燒烤成本更低,利潤比較可觀。
消費者:就好這一口
露天燒烤多處在鬧市區,車輛卷起的灰塵會落在食物上,燒烤用具也未經清洗、消毒,肉質難以保證。即便這樣,食客仍是照吃不誤,他們圖了方便,卻忽略了食品衛生。城管部門的一位人士認為,消費者認為吃燒烤價格便宜、方便,而且北方人性格豪爽,乘著傍晚的清涼,在室外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感覺很爽。而且燒烤的辛辣味頗合一部分人的胃口。根據現有法規,處罰金額與其利潤相比並不是很高,因此,露天燒烤就有了一個經久不息的生存土壤。
一位司機稱,沒活兒的時候就喜歡和幾個同行聚在一起吃幾個串喝點啤酒,雖然也知道不衛生,但是『誰讓咱好這一口兒呢』!『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偶然吃幾次沒問題』,在這樣的自我寬慰下,很多人還是高高興興地選擇了燒烤大排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