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4日電 被國家民政部授予『愛心獻功臣』先進縣的綏棱縣在安置軍轉乾部過程中,根據乾部的不同情況采取了『安置崗位』『安置生活』『安置未來』的做法,使全縣78名軍轉乾部得到了妥善安置,過上了無懮的生活。
這個縣從每名軍轉乾部的年齡、職業特點、能力水平狀況出發,靈活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2003年,五交化公司破產了,這個縣將在該公司任專職書記的張術森調到了百貨大樓任職。又將周振纔從危困的二建公司調到了城建處,使他繼續從事工程建設工作。同時還為3名臨近退休的企業軍轉乾部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讓他們實現了老有所養。『沒想到政府讓我這個面臨失業的人又重新上了崗,我還能再「奮戰」幾年』,張術森正在今年初建成的商店裡忙著。
這個縣還通過縣級人事部門的積極運作,從省財政廳爭取到軍轉解困專項資金80餘萬元,縣級財政雖然緊張,仍拿出近10萬元用來補貼軍轉乾部的生活。這個縣的人事部門、勞動部門共同傾力於軍轉工作。截至目前,這個縣已為侯廣義、宋榮福等34名企業軍轉乾部補發工資,數額達33萬多元,報銷了32名企業軍轉乾部的醫療保險費,數額達8萬餘元,為46名企業軍轉乾部補交了醫療保險費,達15萬元。為楊錫纔等41名已退休的企業軍轉乾部補發了3萬元的生活補助金,將其退休金納入社保,同時提高了他們退休金的額度,達到了每月650元。將6名特困企業軍轉乾部家屬納入低保,讓全縣企業軍轉乾部享受了醫療保險的待遇。
這個縣的領導們並未就此止步,企業軍轉乾部的現實問題解決了,怎樣建立長效機制、未來的事咋辦纔能更到位?該縣建立了包保責任制,主管這項工作的部門、企業一把手與主管縣長簽定《企業軍轉業乾部包保責任狀》,明確責任,共同抓好企業軍轉乾部工作。同時,為所有企業軍轉乾部『建檔立案』,將家庭、收入、工作等情況錄入微機,作為初使檔案,並派專人定期回訪,隨時了解他們所面臨的困難,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幫扶解困』;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將保證企業軍轉乾部不下崗、保證他們工資的發放作為一項硬性條件,並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2004年底,在全市企業軍轉乾部工作會議上,市領導對該縣企業軍轉乾部的工作給予了一致的好評。78名企業軍轉乾部成了『幸福戶』,78名企業軍轉乾部吃上了『醫保藥』,78名企業軍轉乾部實現了『老無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