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25日電 23日上午9時許,哈爾濱市道外區興業小區現場辦公處,78歲的裴金貴老人高興了:『十年了,這個鬧心房終於要有房證,有正式「戶口」了,我們的心總算踏實了。』
老人告訴記者,他是1995年從哈爾濱市濱海開發公司購買了興業小區5號樓2單元302號這套房子。房屋建築面積80多平方米,價格17.5萬元。購房時,濱海沒有給購房的正式發票及合同,只給了他一張三聯單,還有一個非正規的活頁合同。當時他對這些也不太清楚。隨後當他想辦房證的時候,纔知道需要正式發票和合同。但開發公司說,他們會給統一辦。但這一辦,就整整拖了十年。為了要這個房證,他不知跑了多少趟,但開發公司一拖再拖,始終沒有結果。今年,老人的兒子要做生意貸款,需要用房屋作抵押,但由於沒有房產證而被拒之門外。無奈之下,近日他和該小區有同樣情況的240多戶居民,來到了哈爾濱市房產交易中心,反映了這一長達十幾年的房產歷史遺留問題。
在老人家裡進行現場測量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這個小區集中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市房產交易中心決定特事特辦。在經過和開發公司溝通和對無證房居民的摸底的基礎上,今天,他們在該小區將進行現場登記、現場測量、現場發證的辦公。
經過精確的測量,老人房屋實際面積和其活頁合同上的面積基本相符。隨即,現場辦公人員為他當場辦理了房屋產權證。
市房產交易中心主任趙永利告訴記者,像他們這樣的無證居民,這樣的房屋歷史遺留問題,在哈爾濱還相當多,而在道外則尤為集中,大約有600多戶。對此,他們將特事特辦,對集中區進行集中辦理,對零散戶要一事一辦,爭取逐步將這些歷史遺留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