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25日電 近日,市民王先生反映,他在道外北七夜市吃飯時向店主索要餐巾紙,細看之下纔發現是如廁用的衛生紙,這令他大倒胃口。
餐巾紙雖小,卻是關乎健康大事。記者通過走訪發現,眾多劣質餐巾紙充斥在餐飲市場中。
小飯店愛用劣質紙
20日中午,在道外北六道街的某扒肉館,服務員遞上來一疊餐巾紙。餐巾紙顏色慘白,一拉就破,而且掉毛,稍微沾水,紙巾就融化了,一揉就是一團漿。在香坊公濱路上的一家狗肉館,這裡提供的餐巾紙質量更差,居然是帶有粉紅顏色的皺紋紙。據了解,這些餐巾紙都是飯店老板從批發市場批來的,有時候也有專人送貨上門。
在某批發市場的一家攤床前,記者看到,河北一家造紙廠生產的一種餐巾紙,每袋2元,而由北京一家紙品廠生產的100%純木漿45張雙層高級餐巾紙,每袋是4元錢,兩者價格相差很大。該攤主介紹,多數餐館鍾情劣質餐巾紙的原因主要是價格低廉。『你看這個牌子的紙,同樣一大包,用再生紙造的只賣11元,而純木漿造的要賣50元。』
一張紙巾關乎健康
據了解,面巾、餐巾、紙手帕、廁用衛生紙等統稱生活用紙。生活用紙的生產原料紙漿大致可分為三類:木漿、草漿、廢紙漿。紙漿的好壞是紙質優劣的關鍵。
最好的原材料是由100的純木漿制造的,其微生物指標、物理指標均優於其他原料。而100%漂白原生草漿制作的衛生紙,屬於中檔,品質稍次於純木漿。『街頭餐館把衛生紙當餐巾紙用,肯定不符合衛生標准。』衛生監督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說。
據介紹,普通衛生紙不是餐巾紙,兩者在生產使用方面的各項衛生要求和標准都不同,原材料也不一樣。很多衛生紙是利用回收紙加工而成,而餐巾紙則絕不能用回收紙來加工。餐巾紙要測真菌、綠膿杆菌是否超標,而衛生紙則不作要求。用回收的廢紙來生產餐巾紙,往往因其纖維成分復雜,白度不夠,需要添加熒光增白劑來提高白度,而這類增白劑本身對人體就是有害的,其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毒物會刺激皮膚,導致皮膚過敏,有的甚至可能攜帶肝炎病菌。
垃圾紙做成餐巾紙
因為選用原生木漿價格較高,而回收紙重新利用則利潤會很高,一些小廠甚至小作坊看准了這條生財之道。
『如果你到過這樣的小工廠,保准你在就餐時拿著餐巾紙就會作嘔!』一位姓張的業內人士稱,來到這樣的小廠,簡直如同到了廢品收購站,許多紙張都已經發霉。只要一過『漂白』關,霉紙、黑紙都會變成潔白的餐巾紙和衛生紙。
張先生稱,餐巾紙不能用回收紙來重復加工,以防二次污染。沒有經過嚴格消毒程序生產的餐巾紙,輕則有大腸杆菌,重則帶有痢疾、乙肝等傳染病菌、病毒,若再裝進無任何消毒的包裝袋,不過幾天,細菌便會大量繁殖。所以,這樣的餐巾紙還不如不用。
記者從哈市衛生防疫部門了解到,目前,國家關於餐飲業使用的餐巾紙沒有一個統一衛生的標准。衛生防疫部門只能提醒消費者注意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