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專家組稱:林甸地區近期不會再發生類似強度地震
2005-07-27 09:15: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郭銘華 劉柏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7日電  25日23時43分33秒,大慶市林甸縣花園鄉(東經124°53′,北緯46°51′)發生裡氏5.1級中強地震。今天記者了解到,地震造成12人受傷、部分民房受損。地震原因是兩個地質斷裂帶相互擠壓、能量急劇釋放所致。

  據了解,在此次地震中,林甸縣共有12人受傷,其中1人傷勢較重,正在醫院治療。另有一名患有腦中風的81歲老人因受驚嚇而死亡。林甸縣花園鄉七興村受災較重,共有386戶1136間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損壞,其中14戶40間不能居住,但無一房屋倒塌。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地均有強烈震感。

  地震發生後不久,中國地震局、省地震局、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3家單位組成專家調查組第一時間趕赴林甸縣花園鄉。目前,15名專家調查組成員分成三組正在震中林甸縣進行地震監測。

  據專家組測定,截至26日14時,共測得餘震46餘次,可定位的地震18次,其中最大震級裡氏3.5級。專家組工作人員稱,根據地震序列判定,該地震為主餘震型,該地區近期不會再發生類似強度的地震。

  今天上午,省地震局地震預報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趙誼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後,向記者解釋了發生在我省林甸縣這次地震的原因。趙誼認為,林甸縣正處在大安德都斷裂帶和賓州斷裂帶的交匯處,兩個斷裂帶擠壓、碰撞,產生了巨大的能量。此次地震,就是能量瞬時釋放的結果。

  針對為何地震局對此次地震沒有提前預告的質疑,趙誼博士解釋道,我省對地震預報以中長期預報趨勢為主,對於短期、突發的預報能力不足,不能做具體、准確的預報。此次地震比較特殊,在主震之前未發生小震,省地震局也未收到震中地區動物、植物和地下水等方面發生異常的『宏觀前兆』報告。

  趙誼博士還就如何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裡進行自救和互救提出了建議:地震發生時不要恐慌,不應盲目逃生,因為震波的速度遠比人跑的速度快。而要躲在堅固而重心低的家具下;要趕緊熄滅火,關閉火源,以免發生火災;不要在狹窄的地面、牆根、懸崖、河邊停留;要注意山崩和地裂;不要害怕餘震,不要聽信謠言。

齊心屯一居民家的後牆被震塌。

 

  資料

       黑龍江省1973年有地震紀錄以來幾次較大的(4.7級以上)地震

  1986年2月9日,德都縣發生裡氏5.0級地震

  1986年3月1日,德都縣發生裡氏5.4級地震

  1986年8月16日,德都縣發生裡氏4.8級地震

  1986年8月16日,德都縣發生裡氏5.5級地震

  1999年8月14日,伊春市發生裡氏4.9級地震

  2002年12月9日,大興安嶺地區發生裡氏4.7級地震

  2005年7月25日,大慶市林甸縣發生裡氏5.1級地震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