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肇州婦聯加大服務力度注重科技培訓 5000牧鵝女盡顯巾幗風采
2005-07-27 10:55: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宋明宣 記者 周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7日電 年初以來,肇州縣婦聯在廣大農村婦女中開展了『巾幗龍型經濟———鵝產業競賽』活動,多次對農村婦女進行養鵝知識培訓,服務和扶持她們發展鵝經濟。目前,全縣參加孵鵝和養鵝的婦女達5000人,養鵝總量達120萬只。

  肇州縣婦聯針對廣大農村婦女急需養鵝技術的實際,聘請市、縣畜牧師,采取集中與分散、走村與進戶的方式,分別對各鄉鎮婦女進行技術培訓,就鵝雛孵化、飼料配方、鵝疾病防治的有關技術進行專題講座,共舉辦養鵝培訓班12期,同時還為養鵝戶印發了5000餘冊《養鵝知識手冊》。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扶持,農村婦女養鵝人數不斷增加。

  於海晶今年31歲,是托古鄉托古村的一名普通農家婦女。在縣、鄉婦聯的扶持下,她從2001年開始養鵝、孵鵝雛,經過精心的飼養和管理,養鵝規模不斷壯大,到現在已經發展成年銷售鵝雛15000只、年收入2萬元的大戶,采訪時於海晶感慨地說:『我養鵝也經歷了一段艱難曲折的過程。由於不懂技術,第一年,我養了100只鵝雛,三個月後得瘟疫病死了38只,眼看到手的錢竟不翼而飛了,我的眼淚都掉下來了。家人抱怨,別人風言風語,但我沒有退縮,經過一番冷靜思考,覺得自己養鵝缺少防疫技術,於是我多次參加縣、鄉婦聯組織的養鵝技術培訓班,邊學習邊實踐,很快就掌握了這項技術。我把剩下的大鵝留下來作種鵝,靠培訓所學的技術搞起了孵化,沒想到第一次孵200只鵝蛋,竟孵出了150只鵝雛,這下可把我樂壞了,感受到了養鵝所帶來的樂趣。今年年初,縣婦聯到我家走訪,得知我買飼料缺資金,婦聯領導主動掏腰包,幫助我解決了燃眉之急。』

  在於海晶的帶動下,全村婦女有30%開始養鵝,今年全村飼養量達到了3萬只。

  於霞是豐樂鎮幸安村的養鵝大戶,2002年她准備大規模養鵝時,資金成了大難題,縣、鄉婦聯知道這事後,為她解決2萬養鵝貸款,她當年就孵化種蛋5000只,光賣鵝雛就收益1萬元。今年,婦聯為她貸款2萬元,她新建鵝捨5間,孵化種蛋10000只,養成鵝1000只。在她的帶動下,幸安村已建起了養鵝基地,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鵝村。據悉,肇州縣婦聯不但組織和培訓廣大婦女發展畜牧業,而且還為養殖戶提供信息服務,幫助她們聯系產品銷售。僅去年,就幫助養鵝戶銷售成鵝80萬只。

  在於海晶的帶動下,全村婦女有30%開始養鵝,今年全村飼養量達到了3萬只。

  於霞是豐樂鎮幸安村的養鵝大戶,2002年她准備大規模養鵝時,資金成了大難題,縣、鄉婦聯知道這事後,為她解決2萬養鵝貸款,她當年就孵化種蛋5000只,光賣鵝雛就收益1萬元。今年,婦聯為她貸款2萬元,她新建鵝捨5間,孵化種蛋10000只,養成鵝1000只。在她的帶動下,幸安村已建起了養鵝基地,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鵝村。據悉,肇州縣婦聯不但組織和培訓廣大婦女發展畜牧業,而且還為養殖戶提供信息服務,幫助她們聯系產品銷售。僅去年,就幫助養鵝戶銷售成鵝80萬只。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