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看自然說人文評底蘊 五專家點評太陽島
2005-07-28 14:07:4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蕾 譚立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7月28日電 在生活報與太陽島風景區管理局的邀請下,東北林業大學生態專家祝寧教授、東北林業大學園林規劃設計專家許大為、省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喻權中、哈工大建築學院人居建築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李桂文和省風景園林學會主任委員馮美瑞5位專家27日來到了太陽島上,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5位專家興致勃勃地游覽了太陽島70處新老景觀。專家們一邊仔細觀看著各景點,一邊評點著各景點,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喻權中:景點壯美難以取捨

  太陽島系列風景的形成代表了中國北方特色的氣派景區,所以選取太陽島十大景觀時也應該體現這一原則。

  首先,應當注重邊疆文化在景觀中的體現。其中最顯著的當屬中國文化與俄羅斯文化的融合,太陽島上的俄羅斯風格建築正體現了這一點。

  其次,十大景觀應當體現歷史韻味。比如坐龍廣場和東北抗聯紀念園是中國特有的文化。

  第三,鹿苑和松鼠島體現了古今中外的結合。雖然南方水榭樓臺等融合到了太陽島當中,但絕不是南方秀氣小巧的東西,比如太陽石,就體現了北方的大氣、豪放、粗獷。所以,這十大景觀的評選要綜合考慮各個

  方面的因素,不僅要考慮到景觀的觀賞性,還要考慮到景觀的文化底蘊。

  李桂文:評選提昇人居環境

  本次活動提昇了哈市的人居環境,這次活動也是服務哈爾濱市市民的一次活動。由於景點場域的不完全一樣,可比性不強,有自然景觀,也有人工景觀。所以,此次評比應突出以下三點:引導造景人員把景物做到精致,讓其作為一種文化思想的象征,體現文化思想的先進性;二是景點推出後受人喜愛,可在環境中進行活動,每個場域賦予文化的不同給人們的感染力是不一樣的;第三,這次評選起到了宣傳太陽島、宣傳哈爾濱的作用。

  馮美瑞:文化底蘊獨一無二

  太陽島林木的變化太大,難以用一兩句話概括,我覺得以下的三點為太陽島今後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是溝通了島外水系,遷出了居民,為建設和管理太陽島打下了基礎。二是溝通的水系使太陽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水中島。三是太陽島的整體規劃中,游覽道路、環島道路設計合理,管理較好。

  太陽大道在歷史上從沒有這麼好過,坐龍廣場用綠色襯托了環境。花卉園中的植物造景也非常不錯,有可取之處,也有不足。至於人文造景,成績比較突出,鹿苑與松鼠島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較好的結合。俄羅斯藝術展覽館和於志學美術館等展覽館系列景觀,既有外在的建築風格又有內在的文化底蘊,這是其他的風景區不存在的。

  祝寧:人與自然相互融合

  這次活動是讓市民了解、認識、熱愛、保護太陽島,評選的目的在於總結過去,引導未來。這是一個有引導性的活動,從一個游客的角度來看,藍天碧水沙灘綠樹繁花,必須體現。比方說,陽光沙灘浴場、原野風光區就很好地體現了太陽島的自然風貌。其次是人文景觀更加精細,人與自然更加融合,自然保護得更好,這既保持了太陽島原有的風格,又在此基礎上更加精細化。

  許大為:青銅鋼琴增添韻味

  我認為此次活動對哈爾濱是有紀念意義的。從評選的主題來看,應該以市民的意見為主。此外,太陽島的改造要改成什麼樣,首先要還原島於自然,創建文化自然精品,建設怡人環境,彰顯哈爾濱風采。評選要反映出太陽島的特色,容易被市民認可,比如太陽島的入口、水閣雲天、冰雪藝術館。在島中增加青銅鋼琴,給太陽島增加了音樂韻味。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