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煤炭業用新機制打造『航母』求新生
2005-07-29 09:16:20 來源:振興東北網  作者:高淑華、梁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7月28日電 黑龍江省用全新機制改造四大國有煤礦,組建煤炭業『航母』企業,並將組建集團與招商改制、產權制度改革、合理處置債權股權、優良資產重組、煤井破產及分離輔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等同步進行,使煤炭業迅速走出困境,重現生機。

  『體制之痛』讓四大煤礦危機重重

  黑龍江省是我國優質動力煤和焦煤生產基地,現有煤炭生產能力9000多萬噸,其中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大煤礦佔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長期以來,受體制和結構性矛盾的困擾,各大煤礦互相壓價銷售、抬價采購、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現象嚴重。記者在四大煤礦調查發現,錨杆廠、軋鋼廠、托滾廠等生產輔助廠每個煤礦都有,又因規模小、技術差、效益低,大都難以為繼,只能靠煤炭主業『輸血』,使經營本來困難的煤炭業雪上加霜。

  原省國資委主任、現省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委員胡祥鼎告訴記者,擁有31萬職工的黑龍江四大煤礦長期經營困難,設備老化嚴重,一半以上礦井經國家批准破產,全員勞動效率不到全國平均水平一半。2003年企業虧損3.5億元,到2004年重組前已經資不抵債,欠發職工工資和醫藥費、欠交養老失業保險、安全和技術欠賬三項總計達數十億元,確實已經危機重重。

  為從根本上擺脫困境,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果斷決定,利用煤炭價格上揚的市場機遇和國家振興東北的政策機遇,對四大煤礦進行改制、重組、改造,將原先分散經營的重點煤礦的資源合理配置,成立區域性大型煤炭集團,打造煤炭業『航母』企業,提高整體競爭力。

  避免『翻牌公司』打造全新企業

  為避免形成『翻牌公司』,黑龍江大膽實施組建集團與戰略性招商同步推進,優良資產重組與煤井破產、分離輔業和分流安置人員同步推進,搭建平臺上市融資與打包處置債權股權、卸債減負同步推進的戰略。2004年12月,黑龍江省把四大煤礦優良資產重組為規范運作的龍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獨立法人實體;同時取消了原四大煤礦的獨立法人資格,將其作為集團的分公司,形成以集團股份公司為核心層、存續企業為緊密層、地方煤礦為松散層的大型煤炭集團。

  將優良資產重組與戰略性招商同步進行,積極構建國有控股、產權多元的混合所有制結構。通過招商,龍煤集團引進了日本伊藤忠商事會社、韓國浦項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鞍鋼、華能等強勢鋼、電產業資本,可融資近20億元,促進了集團由以煤為主,逐步向電、焦、化、油延伸的產業產品結構轉變。

  積極利用國家振興老工業基地政策,大力推進煤井破產、社保試點、分離輔業、分流安置人員和打包處置債權股權,解決困擾企業的冗員、債務等包袱。目前,龍煤集團通過政策性破產,核銷銀行債務,消滅虧損源5.2億元;通過資本運營,回購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四礦股權、債權達76.6億元,使企業由資不抵債4.5億元轉變為擁有國有淨資產50億元以上的國有絕對控股公司。

  集團董事長李忠勤告訴記者,我們在改制過程中,堅持分流不下崗,利用有效資產組建新企業上新項目,為分流人員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鶴崗礦業集團水泥廠與主業分離後組建新企業,安置1000餘名分流人員。原鶴崗礦業集團職工張繼紅說:『改制前,很多職工都擔心被分流下崗。沒想到,改制後的企業優先錄用原企業職工。現在我不僅有業可就,而且收入還比過去提高了。』現在,龍煤集團已完成近1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其中通過破產重組安置職工近6萬名。

  機制一變天地寬

  新體制、新機制給龍煤集團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集團總經理侯仁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集團煤炭產量和銷售收入雙雙攀昇,原煤產量同比增產91.4萬噸,銷售收入同比增收32億元,增加利潤13.1億元。

  集團實行統一銷售、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配置生產要素,管理效益明顯提高。僅統一銷售克服了過去各自為政、相互壓價的弊端,今年簽訂的銷售合同價格就比去年增加效益30億元;集中統一招標采購,又節約資金3億元以上。

  集團還解決了多年困擾企業的安全欠賬多和長期拖欠職工工資難題,分別拿出15億元和8億元補還安全欠賬和職工工資。同時,加大了技術改造力度,近期內集團將改擴建6個礦井,新建7個新井,並整合改造地方煤礦,年新增能力2500萬噸。一個年總產量達1億噸、銷售收入200億元左右、利稅20億元以上、位列全國煤炭行業前列的大型煤炭集團正在形成。

  黑龍江省重點國有煤礦改革推進組成員高登琦認為,龍煤集團沒用『歸大堆』方式將四礦資產簡單組合,利用國家政策配套改革,籌集改革成本54億元,卸掉了企業包袱;又通過資本運營,回購股權與債權,溢價招商出讓,增加了國有權益70億元。這種利用國家政策籌集改革成本,通過創新機制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打造現代『航母』企業的成功實踐,為我國大型國有企業改制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