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29日電 在今年暑假中,上網依舊成為孩子們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多彩的網上信息讓孩子們留戀。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我省文化部門在暑假前向網吧發出通知,再次強調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哈爾濱市南崗區50餘所學校也開設了免費『綠色網吧』,引導中小學生健康上網。
那麼,放假以來,學生們采取什麼方式上網,網吧又是如何面對假期中的學生,家長是怎樣看待孩子上網等等,就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孩子上網:喜懮參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假期中一些中小學生是在家長或學校的監督下登陸『綠色網站』,但還有孩子背著大人上網吧,大玩『暴力凶殺』游戲。
繼紅小學二年級的劉子奇,一直想利用假期了解一些網絡知識,學習利用互聯網查閱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其家長為避免孩子登陸『兒童不宜』網站,每次孩子上網時,家長都在旁邊進行指導,不經意點擊不適宜的網站,立即幫助孩子離開。『避免因大人的監督而引起孩子的反感,我們正在申請辦理「綠色上網」業務,攔截有害網站的襲擊,保護孩子健康上網。』
記者從鐵嶺、繼紅、和興、蕭紅等學校了解到,這些學校在假期都免費開設了『綠色網吧』,為前來上網的孩子提供健康的網絡知識和信息。和興小學校長宋兆力說,放假前計算機老師已對電腦使用軟件進行了安全檢查,對假期來上網的學生進行必要的上網指導。
一位12歲的學生告訴記者,自己常去的網吧業主說,一般上午來沒關系,下午或者晚上別來,擔心有人查。『我們幾個小伙伴,經常是大人上班之後,趕快上網吧,挑最刺激的游戲痛快地玩上一陣。』
孩子今年上初一的董平說,自己偶然在孩子的書櫃中發現一些暴力的游戲光盤,這讓董先生非常擔心。忙於工作的董先生只好把老母親從鄉下接來,幫著照看孩子。
家長和學校都在共同努力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可是還有年幼的孩子成為『漏網之魚』,在反省之餘,除了還要家長和學校繼續關注孩子健康上網的情況之外,網吧更應為營造這個環境出一份力。網吧又是如何對待暑假中的孩子呢?
社會網吧:欲蓋彌彰
黑龍江省文化廳今年6月份就啟動了全省文化市場夏季督查行動,在此次行動中,重點整頓網吧等,對接待未成年人、超時營業等違規經營的網吧進行嚴肅處理,避免孩子在假期中受不健康網絡的侵害。實際情況如何呢?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哈爾濱市動力區農林街上的戰略先鋒網吧,看到這裡的百餘臺機器在工作。一塊『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牌子放在一個不顯眼的地方。落了一層薄灰的『請出示身份證』的牌子,還是在記者的要求下纔拿給記者看的,並擺放在前臺一側。前臺的一位女服務生告訴記者,這個網吧只有持網絡卡纔允許來,網絡卡只有年滿十六歲的纔能辦理。『如何知道持卡人年滿16歲?讓他們出示身份證嗎?』『一般身份證號和卡號一致纔可以。』至於是否真查卡號和身份證,這位服務生沒有正面回答。這裡一位洪姓負責人說,他們是按要求管理網吧的,網絡是安全的,並且是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在道裡區地段街快樂之源網絡俱樂部,網吧的服務生說,網絡軟件安全,已經采取措施了,中小學生不允許進入網吧。
在道外一家網吧,記者看到有些學生模樣的孩子進進出出。這裡的業主說,有時不注意孩子就溜進來了,發現了就及時讓他們走。『如果讓文化部門查到,犯不上。』
記者在對一些網吧采訪時,發現很多業主都表示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網吧,但是一些網吧把宣傳畫面做得很刺激,吸引孩子的眼光。一些網吧附近的居民反映,很多孩子看到暴力的宣傳畫,好奇心驅使他們走進網吧,一旦迷戀上就很難控制。『尤其是對限時經營,網吧想到錢,還是在那些未成年的孩子身上打主意。』
文化部門已三令五申要求網吧不能接待未成年人,大多數網吧做得不錯,而且南崗學府四道街成了『綠色網吧』一條街,為孩子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可是為了利益,一些網吧還在暗中操作,看來文化部門還應該加大對網吧業主的教育力度,同時更要加強管理。
專家:堵疏並進
記者曾經采訪過一名六天六夜留宿在網吧的孩子,孩子的母親像瘋了一樣找自己的孩子。近乎絕望的母親最後求助專家,孩子上網的情況纔有所緩解。專家告誡家長,疏堵並進纔能讓孩子認真理解網絡的重要意義,纔能把網絡變成一種給自己帶來信息的工具,而不是傷害自己的利刃。
省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長呂傑說,在現實中得不到的東西在網上能夠得到,加上孩子本身的心理素質各方面脆弱,所以孩子們很容易上網成癮。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要過分指責,幫助孩子分析利弊,引導孩子對網絡正確認識。在西方大人先用電腦、用網絡,很多孩子看父母用電腦長大,他們心理認為網絡是一種工具,而不是玩具。而在國內孩子的心目中,絕大部分認為電腦是玩具,所以正確引導孩子健康上網非常重要。哈爾濱兒童醫院心理醫生認為,孩子上網不可怕,作為家長和學校,做心理上的引導非常必要,如果孩子迷戀於網絡游戲,要幫助孩子調整好心理狀態。家長不該惡言相向,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孩子,幫助他們走出困惑,戒除網癮。
一些專家認為,健康上網也非常重要,比如,不要輕易把自己及家庭中的真實信息在網上告訴別人,盡可能的不要在網上論壇、網上廣告欄、聊天室上公開自己E-mail地址,謹防垃圾郵件攻擊你的郵箱,如收到垃圾郵件,應立刻刪除。『兒童不宜』的網站,不要進去。即使不小心進去了,應立刻離開。適當控制上網時間,一般每次不要超過1小時,每天不要超過3小時等。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青少年如何健康上網,合理利用網絡工具學習和生活,已經是一個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看來,只有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纔能把這個熱點問題解決好,青少年纔能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中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