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7月31日電 記者日前從世界最大的東北虎飼養繁育基地獲悉,他們與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就東北虎在人類圈養條件下個性差異方面進行研究,這是我國首次就東北虎的心理行為展開研究。
研究顯示,東北虎在人類圈養條件下,在個性差異、捕獵方式、等級差異、繁衍情況等個體行為方面正發生顯著變化。
東北虎是比人類產生早100多萬年的大型食肉動物,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寒溫地帶。目前全世界野生東北虎的數量不足300只,中國境內不足10只。國際野生動物基金會已把其列為世界十大瀕危動物之一。
1986年,中國在黑龍江省建立了東北虎林園和橫道河子貓科動物繁育中心,作為世界最大的東北虎人工繁育馴養基地,基地的東北虎已由最初的8只種虎增加至目前的522只。
這個基地的負責人王立剛告訴記者,這一研究成果有助於在圈養條件下了解東北虎習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可為人工飼養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為東北虎野化訓練和野化放歸提供前期的理論規范,為放虎歸山做好准備。
作為這個課題的研究者之一該基地的總工程師劉丹介紹,我們對基地內的幾百只東北虎進行了觀察,並對它們的特點進行了條目描述,比如,一只虎對周圍出現的新鮮事物保持非常高的興趣,總是喜歡去探索,我們就把這種特點定為"好奇的"。我們用類似這樣幾十個條目對東北虎作出評價,然後對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最終我們發現可以從五大方面將東北虎個體區別開來。
它們分別為:威嚴好斗-軟弱受欺;合群親近-違逆離群;怕生緊張-信任放松;魯莽邋遢-穩重整潔;內向慢性-外向積極。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