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1日電 據交警部門統計,1至6月,哈爾濱與重型、中型貨車有關的交通事故共發生95起,死亡51人,受傷60人,經濟損失達395.69萬元。
現場:凌晨大貨車一路狂奔
7月21日4時,天剛剛放亮,街路上多數跑的都是大貨車。記者挑選道裡區的幾處車輛過往比較頻繁的十字路口,駐足觀察。4時10分,田地街與地段街交口處紅燈亮起,一裝滿貨物的白色貨車視而不見,快速駛過。4時25分,兩臺大貨呼嘯而來,一輛軍綠色出租車與一輛黃色大型殘土車一前一後,開始了『極速飆車』,全然無視紅燈。4時58分,石頭道街與兆麟街交口處,記者剛踏上斑馬線,刺耳的馬達聲從身後響起,四臺大型自卸翻斗車風馳電掣地從記者身邊擦過,這四臺大貨車竟然都無後牌照。5時10分,中央大街與友誼路交口,此時走向江畔防洪紀念塔鍛煉的行人絡繹不絕。可過往的貨車都是一路狂奔,根本不顧過路的行人。有兩輛殘土拉運車帶起一路塵土,飛速闖過紅燈,兩位正在過馬路的老者慌忙後退,險些摔到。
據統計,在記者觀察的一個小時內,先後有40幾輛大小貨車在6個十字路口處闖了紅燈,而且都是全速駛過,沒有減速慢行。
調查:殘土車最不守規矩
由於目前哈市交警部門正在開展治理違章大貨車的專項整治,所以大貨車為了躲避交警的檢查,將運行時間改在了凌晨以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八成以上的殘土拉運車和出租車都在嚴重違章闖紅燈、高速行駛。
幾位清潔工告訴記者,在早晨掃大街時,聽力十分重要,因為無論紅燈綠燈,隨時可能有殘土車從身後飛奔而至。轟隆隆的聲音是殘土拉運車發出來的,這種車開得最猛,最嚇人、危險系數最大,不容易躲避。
一位開大型自卸翻斗車姓段的司機告訴記者,因為拉運殘土的是按車次算錢,所以夜裡和清晨工作的車主大多在路上分秒必爭。被車主僱傭的大貨司機孟某向記者透露大貨車違章的原因多數屬這幾種情況:一是許多大貨車主買來新車不落戶,這樣一下就省下二環費、養路費等項費用四五千元,而且每年還能省下幾千元的養路費;二是由於多數大貨車很少保養,年久失修,不進行年檢,所以交通事故多發;三是車牌證照不全,能逃避交警的電子眼,所以闖紅燈、超近路下道違章行駛、超速超載多拉快跑,造成交通事故多發。
對策:長效治理是根本
據哈市交警支隊秩序處副處長佟少傑介紹,近日,交警部門除了平時加強對『殘土車』交通違法行為取締力度外,將從源頭上對其進行管理,由宣教民警進入各施工單位,對殘土車建檔登記,經過查殘土車的合法性、查車輛檢測的安全性、查駕駛人駕駛資格這『三查』後,持交警部門統一核發《殘土車准行證》方可上路。目前,交警部門正在清查『殘土車』,進行建檔登記工作。
今年6月,哈爾濱市政府還專門下發了《關於加強建築垃圾運輸管理的通告》,規定:從事建築垃圾運營的車輛,應當有合法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行駛證,具備密閉或者密閉苫蓋裝置;每日6時至22時,不得運輸建築垃圾等項規定,並要求由建設、城市管理、交通、公安機關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對建築垃圾運輸中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據一交警介紹,對『殘土車』闖紅燈、下道逆行等交通違法問題,交警一般處以200元罰款。
有關人士還建議,城市管理、交通、公安機關等部門在執法中,采取不規則的出勤方式,讓違章的『殘土車』無處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