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2日電 哈爾濱市松柏生態園自春季開工以來,由於缺乏保護意識,施工現場的挖掘機、工程車在園內樹木間開進開出,造成了百餘棵綠化樹不同程度『受傷』,樹乾折斷、樹枝倒伏、樹皮被刮脫落,施工的沙石、泥土也被堆放在樹木的周圍。
7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道裡區松柏生態園二期工程施工現場。生態園內,種植著許多綠樹,郁郁蔥蔥,形成了一片天然的森林,樹種有榆樹、楊樹、柳樹、松樹等,其間,有四五十年的老柳樹,也有幾年的新生樹。地上的草坪也很繁密。
記者沿著松柏生態園二期工程一路查看,沿途的樹林間停靠著三輛挖掘機,路面上被挖掘機碾壓過的痕跡清晰可見。樹林間的楊樹、榆樹、柳樹大小不一,樹乾上、中、下各部位都有被刮破的痕跡,樹乾上的很多『傷痕』都集中在距地面一米高的位置。在這些遍布『傷痕』的樹中,一棵齊根部折斷的、直徑約為50厘米的老柳樹顯得格外搶眼,一看就知道它是被車撞斷的。旁邊的地上還橫七豎八地堆著許多樹枝、樹杈。記者發現,園內的大樹並不是一棵挨著一棵的,其間的空隙足夠讓施工車輛進出。而很多樹木的『傷痕』明顯是被施工車輛撞出來的。這些受傷的樹木大多被涂抹上了紅、綠色的油漆,樹乾上還夾雜著一些新的『傷痕』。記者粗略地數了一下,被損壞的樹木竟然有150多棵!
記者從居住在河松小區的居民曾先生那裡了解到,這項工程是在『五·一』節前後動工的。施工中,挖掘機、運土車的司機駕車在樹林間進出,挖掘機的大鏟、車身、輪胎,經常刮破綠化樹,被車輛壓倒、壓斷的樹木也有很多。施工人員還把樹林當作石料、土方的堆放、轉運場。
記者采訪了負責生態園管理工作的道裡區城管局園林科,據科長隋女士介紹,這個生態園修建於2004年,在生態園沒修好前,那裡是一片裸露地,生長著許多天然的樹木,還堆積著一些垃圾。為了給生活在附近的居民營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道裡區城管局園林科纔向市裡申請修建了生態園。據悉,整個生態園佔地約21.1公頃,分為一、二期工程,主要是以修路、修廣場和花壇為主,現在工程進展到了二期,施工方正在林間修建一條1.5米寬的狹長小路。但是由於市區內有規定,施工車輛不允許在白天進出市區,因此施工時車輛都是在夜晚將材料運進園內,由於園內沒有照明設施,車輛在進出時難免刮傷樹木,造成樹木的損傷。
記者了解到,附近居民普遍對相關部門這種『即使撞樹、傷樹,也要先修路』的做法表示不解,很多居民看著被刮傷的樹木心痛不已。居民張老先生說,有些天然樹木已經有多年樹齡了,樹皮被刮得大面積脫落;還有些小樹剛被種植就被攔腰撞斷。『工人們施工是好事,可是卻應該愛護樹木,如果有關部門可以提前規劃,「先移樹後修路」,那該有多好啊!』張老先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