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日電 7月14日,黑龍江日報以《煤炭摻雜摻假窩點驚現依蘭》為題,報道了依蘭縣達連河鎮存在眾多加工、銷售劣煤的黑窩點。稿件發表半個月後,28日記者又來到達連河鎮,發現劣質煤仍在銷售,但相關部門表示制假售假之風會得到遏制。
個體煤場場主戒備心強
記者發現鎮裡規模較大的個體煤場場主似乎收到了縣裡有關部門的警告,對陌生的買主十分戒備,不再輕易出貨,而西南村松江屯一帶銷售劣煤的現象仍很公開、普遍。
記者發現,當地相當一部分出租車司機和個體旅館老板能夠提供一些個體煤場場主的聯系電話。他們會協助一個初來乍到的買家在第一時間找到賣家。
記者佯作一名買劣質煤的外地人。果然,鎮客運站附近一家小旅店女店主說她的弟弟就是開煤場的,有每噸百元左右的煤,隨即撥通了電話。不過電話那邊的人對買煤的陌生人充滿了戒心,不願意前來接記者去煤場看煤。女店主的消息卻不甚靈通,對此不理解,問她弟弟是不是出了毛病。
一位三輪出租車司機聽記者要買低價煤,很快用手機撥通了一個個體煤場主電話。可是那個煤販子卻狡猾地推薦了另一個煤場。司機把記者領到通往依蘭煤礦三采區公路旁的一個煤場。司機說場主姓李。在這個面積足有上千平方米的院子裡,劣質煤粉堆成近10座『小山』。在一座煤山上,赫然置放著記者曾在多個煤場裡見過的摻雜、摻假工具———煤矸石粉碎機。偌大場院裡只有一個中年男子,他自稱是看院子的,不是煤場主人。他聽記者想買30噸煤,不屑地說:『我們這裡一般都是成千上萬噸地向外賣煤,一般不做幾十噸的小生意。』司機又把記者帶到另一家個體煤場,也是劣質煤粉堆積如山。不過記者總算見到了這裡的煤場主。這時司機好像很怕這個煤場主,不敢下車,亦不敢幫記者搭話。自稱煤場場主的黑臉男子語氣很怪,他對記者說:『現在煤價每天都在漲,我的煤現在沒價。』
與狐疑、小心的個體大煤場場主不同,松江屯眾多小規模的個體賣煤戶還是照舊熱火朝天地販賣劣質煤。不過多年逃避打擊的經驗,使他們很少承認眼前那堆煤為他本人所有,而以受托人身份與買主商洽。
賣假煤還開正式發票
在松江屯,一戶人家的男主人指著他房前的兩小堆劣質煤報價每噸70元。另一戶女主人給她窗下的一堆煤開價400元,她說她還可以根據買主要求搞來『老礦』(指依蘭煤礦)的正式發票,不過要每噸加價30元。
記者進入一戶姓劉的人家。女主人稱房子旁邊堆放的幾堆劣質煤粉是她一個遠房親戚的,此人是依蘭煤礦某采區副主任。據她介紹,那幾堆劣質煤的價格分別為每噸40元和70元。其中那種40元的摻進了大量矸石,那種70元的是『露頭煤』經加工而成。據她講,所謂『露頭煤』是大量矸石和煤炭共生於一個地下岩層,是原汁原味的等外煤。根據女主人提供的手機號,記者與那位副主任通話。那人對達成交易有很強的渴望,稱可以從依蘭煤礦的『煤炭稽查』那裡搞到正式發票,而且不加價。
在依蘭煤礦三采區公路旁的一個煤場,看場的人說,如買主帶現金和運輸車前來,還是可能達成交易的,還可為買主搞來發票。
假煤買主多是大單位
在記者從松江屯返鎮裡的路上,由於雨後村路泥濘,五臺運煤的大掛車造成了一條村路擁堵。其中四臺大掛車的車身上分別標示著『內蒙莫旗鐵鋒運輸車隊』和『內蒙莫旗宏遠運輸車隊』字樣。另有一臺掛著黑B車牌的大掛車司機稱他來自齊齊哈爾。一個體煤場場主告訴記者,他院子裡的幾萬噸煤已被通河縣、肇東市、吉林省扶餘縣的幾家大單位預訂,他們都是多年老主顧,今年秋天就來拉煤。
在從哈同公路前往鎮裡的路上,出租汽車司機張師傅告訴記者,目前在這個鎮仍能買到每噸百元左右的劣質煤。不過他提醒道,這種摻雜了煤矸石的劣煤只能投入大鍋爐裡充當燃料,不適宜投入小鍋爐,因為小鍋爐爐膛小燒不起來。有時劣煤裡摻入煤矸石過多,投入大鍋爐也不易燃燒。這時采購者只好緊急買點兒好煤摻入劣煤裡『救場』。
相關部門承認情況屬實
14日稿件發表後,哈爾濱市經委煤炭市場監督管理處很重視,派人專程趕赴依蘭縣調查。29日縣經貿委主任劉遠志應本報要求,書面介紹了縣委、縣政府近期對當地煤炭市場采取的治理措施。據這份文件介紹,經過依蘭縣委、縣政府詳細調查,確認本報記者反映情況是客觀真實的。縣委、縣政府迅速成立依蘭縣煤炭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組織領導依法治理和打擊煤炭摻雜、摻假工作。
據縣經貿委介紹,截至目前已查明用於劣質煤炭加工的原煤和煤矸石的來源,10餘處制假窩點被查封,各執法部門相關調查取證、核實處理工作正有序推進。目前縣有關部門正在總結以往治理整頓中的經驗教訓,研究建立煤炭市場管理監督的長效機制,同時切斷制假源頭,禁止國有煤炭企業向無煤炭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任何人員出售煤炭,嚴禁向不法分子出售或提供煤矸石,使造假者無假可造;嚴令供電企業、國土資源部門不許向無正當合法證件的窩點提供電力和生產場地,讓制假售假者失去從事非法經營的物質基礎。
縣經貿委介紹,縣委縣政府認為,煤炭市場治理工作面臨著制假售假涉及人員多,范圍廣等困難,綜合整治工作和煤炭市場秩序還需一定時間纔能見到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