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3日電 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目前哈爾濱市大約有近千家賣成人保健品(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性保健品,編者注)的,店開得越來越多已是不爭的事實。省衛生監督所的稽查人員告訴記者,沒有合法經營手續、冒用文號、假冒產品充斥似乎已經成為了這個行業的代名詞。近日,記者隨省衛生監督所對哈市成人保健品市場進行了深入走訪。
記者暗訪
假藥、超范圍經營泛濫
隨訪時,記者發現一些保健店裡常有許多拎著大布兜的人。看到有人進店,這些人就會停止與店老板講價,而上前詢問是否買壯陽或自慰器等性用品。兜售者自我爆料:『產品絕對不會吃壞人,合上成本就賣。』
在南崗區民益街154號的『順意倉買』,店內有一個專門賣性保健品的櫃臺。令人驚訝的是,連接倉買店的一條走廊兩側,是一個個包房。店老板承認,有很多住宿的人買性保健品。在新特高保健品商行,檢查人員不經意地碰了一下牆板,牆板居然分開,門後面是一個倉庫,該倉庫內有許多『三無』產品及超范圍經營產品。
據了解,網絡銷售性保健品同樣泛濫。敲入『性保健』三字搜索,五花八門的宣傳簡介和聯系方法跳了出來。記者隨意撥通了一個電話,稱想購買性保健品,對方爽快地向記者介紹了相關產品的價格。當記者問是否是正規廠家生產時,對方強調只能保證是正品。最後記者提出是否可以當面交易,對方表示沒有問題,不過強調不能開任何發票。
經營者說消費者從不要發票
『我賣性保健品10多年了,曾經最輝煌的時候一天純掙3萬多。』『現在經營的產品多屬非正規產品,乾我們這行,大約有三種進貨渠道。一種是來自於醫藥保健品展銷會;另一種大多為電話訂購,供貨商派人送貨上門,現金交付;其次是我們這些經營性保健品的店主互相串便宜貨。進貨價幾元的商品,可以銷售到上百元。』
『店裡的大部分商品都不讓賣,但關鍵的是有沒有人買。』在省衛生監督所,一位業內人士一語道破了性保健品為什麼屢查不禁的原因。
『說實話,開店這麼長時間,從來沒有消費者來找。』
『沒人向你們索要發票嗎?』記者問。『怎麼會?來買這些產品的人多數買完了就走,纔不希望你跟他多說一句呢。』
據記者了解,在性保健品中,催情、壯陽藥品是消費者購買的重點商品,在利潤來源上,80%以上來自壯陽、催情藥品;18%大約來自仿真器具,一款電動的充氣娃娃進貨價格200元左右,而標出的是1800元,而進貨價幾元錢的性保健品能夠賣到幾十元、幾百元,更是司空見慣。利潤之高,是性保健品店越開越多的利益驅動力。
衛生監督所成立4年1起投訴
據了解,省衛生監督所自2001年建所,4年來只接到1起關於性保健品的投訴。2003年10月23日,哈市居民劉某在香坊香順街伊甸園保健品店買了『戰神100』,服用後出現頭暈、心跳過速、渾身乏力等癥狀,當晚雙腿腫脹難捱。劉某的母親到省衛生監督所進行了舉報。
省衛生監督所市場整頓辦公室主任郭偉說,現在,無論是生產還是銷售環節,經營者都抱有吃不壞就沒有事的僥幸心理。許多保健品店通過不法渠道,進假冒改善性功能的產品欺詐消費者,把這類產品和正規的保健品混在一起銷售。實際上,這些『三無產品』由於成分復雜,一旦出事,就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事件發生。而在以往的檢查中,即使收繳了假貨,因為其來源不明,無法追究生產廠家責任。更有甚者,大多數消費者雖然覺得不好用,但因為不好意思,乾脆就不投訴,這些都助長了性保健品假貨的泛濫。
今年7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保健食品名稱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治療作用的文字。郭偉說:『在被檢查的藥店及性保健品商店中,大部分相關保健產品、食品、消毒品等,生產經營者都在產品名稱、標簽或說明書中明示或暗示其產品為性用品,可改善性功能,有的甚至擅自更改產品名稱、標簽和說明書、偽造地方衛生行政部門的批准文號,誤導並欺騙消費者。』
管理交叉成人用品市場無序混亂
據了解,成人用品市場由計生、衛生、藥品監督、工商等多家部門交叉管理,藥監部門只能針對『藥』字批號的相關產品進行監督。而對於『食』字和沒有批號的產品,消費者只能找衛生部門或工商部門處理。正是因為管理交叉,導致成人用品市場長期無序的狀態。
省衛生監督所市場整頓辦由於人手有限,除了每年不定期的檢查七八次外,只能靠消費者的舉報對保健店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對違法產品進行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