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3日電 近日,記者接到齊齊哈爾碾子山區居民高乃石的來信,老高要尋找在道外同仁胡同的老鄰居賈和玉。據統計,自6月30日推出鄰居節活動以來,記者已接到群眾來信3000封,接待市民來訪千餘人,哈爾濱市80%以上的社區都參與到鄰居節活動中來。一個城市的親鄰平臺已經初步搭建起來。
和諧成為大主題
『門對門窗挨窗,你種花我聞香,同在一片藍天下,共享一個金太陽』,市民於運掌用自己書寫的歌詞表達了城市居民對鄰居節的期望。
在發起這個活動前,記者曾在哈市的社區內進行過廣泛的民意調查,調查顯示,居民小區生活中『鴿籠效應』日益嚴重,由於鄰居間缺乏溝通和支持,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問題也『小事變大』。一旦居民們敞開家門和心扉,很多事情往往能妥善、及時得到解決,一些突發的問題也會『大事變小』。在市政府辦公室工作的張永新深感觸地說,鄰居們緊密聯系,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小區生活就會呈現一種和諧文明的景象。
大家出力造聲勢
據了解,到目前哈市已經有300多個社區開展了與鄰居節有關的活動,現場參與各種活動的市民也已超過10萬人。生活報已經收到居民創作的《鄰裡文明公約》近千條,鄰裡節主題歌近百首。
在本報組織的鄰居節敲門日活動中,道外、道裡、南崗、香坊、動力等區的萬名市民主動參與,在哈市營造了前所未有的聲勢。就連位於偏遠郊區一些企業職工居民區居民也都參與進來,例如水泥街道辦的天鵝社區,以敲門送健康的方式在開展親鄰活動。市民孫力久為此作詩一首:喜逢鄰居節,再敘鄰裡親。今借媒體端,抒我心中情。
活動一浪高一浪
豐富的鄰居節活動,也一浪高過一浪,一些大型活動還成為城市生活的亮點。瑪克威廣場的系列『消夏文藝演出』,成千上萬的市民參與其中。在太古商城的支持下,本報成功舉辦了鄰居節敲門日活動,也敲開了哈市百個社區萬戶居民的家門。
喜聞樂見的形式也啟發了群眾的靈感,不少社區居民自發組織單元居民『聚餐日』、『出游日』、『聯誼日』等等活動。一些社區還建立了鄰居節交流角,居民對社區建設和鄰裡關系問題開始『主動發言』。市民被濃郁的鄰裡親情氛圍所感染,還主動舉辦『老鄰居敘舊』、『新鄰居茶話』等活動。
鄰居節使陌生的鄰居走到一起來,成為『親戚』,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