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依蘭縣把旅游業作為縣域經濟突破口
2005-08-04 13:22:2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文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4日電 依蘭縣是黑龍江省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縣份之一,旅游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素有『聲聞塞北三千裡,名貫江南十六州』之美譽,山川秀美、文化厚重,根據《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中列出的6類74個基本類型旅游項目的標准,據不完全統計,依蘭縣共有6類49個基本類型旅游項目,旅游資源單體存量高達238個,既有聲名在外的人文景觀,也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景觀。依蘭縣秀美的自然山水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份彌足珍貴的財富,發展旅游業依蘭縣具有豐富的立地資源和比較優勢,將這些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並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突破口和經濟增長點重點推進,是全面振興依蘭縣域經濟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必須樹立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大發展觀念,集聚全社會合力,大力發展旅游業這一朝陽產業,積極尋找依蘭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經過幾年發展建設,依蘭縣旅游業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勢頭,團隊人數擴大,旅游區域市場拓寬,旅游黃金周期延長等。但受發展理念、地域區位、資金投入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制約因素和突出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是資金缺乏,旅游投入不足。二是宣傳招徠客源的手段單一。三是牽動全局的旅游精品項目尚未形成,景區整合未形成體系。四是旅游要素體系還不夠完善,旅游發展環境須進一步優化,旅游商品開發較為零散,沒有形成一定產業鏈條。五是旅游專業人纔匱乏,行業管理差強人意。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是未來旅游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

  一是從抓規劃體系建設入手,全面整合依蘭旅游資源。旅游要發展,規劃是龍頭。我們計劃發揮對景區開發的指導和調控作用,逐步構築『一個中心、一個龍頭、三大旅游帶』的太字型格局,克服旅游項目開發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和粗制濫造,避免造成『一流資源、二流開發、三流產品』的不利局面,努力形成依蘭縣旅游開發建設良性循環的良好格局。

  二是從抓創新工作機制入手,不斷拓寬旅游發展空間。要推進『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旅游發展模式,做好籌措旅游發展資金、編制旅游規劃、整頓規范行業市場、塑造整體旅游形象等工作。

  三是從抓項目開發完善入手,創建依蘭旅游優秀品牌。近幾年,依托巴蘭河漂流和坐井觀天園兩大知名品牌,依蘭旅游的知名度顯著提高,但影響范圍僅限於周邊市縣,沒有在全省、全國范圍內形成轟動效應,品牌價值還有待於進一步挖潛。

  四是從抓節慶活動籌辦入手,深入開展旅游宣傳促銷工作。依蘭旅游宣傳工作必須要直面現實,主動出擊,全面做好旅游宣傳工作。要抓住一年一度的籌辦依蘭漂流節這一有利契機,運用市場化運作手段,強化節慶活動的造勢和牽動作用,推出依蘭旅游形象大使,充分展示依蘭鮮明旅游形象。

  五是從抓營造人文環境入手,不斷完善旅游發展要素體系。依蘭縣通過幾年的建設發展,人文環境、要素體系建設上得到了長足發展,但較發達地區差距很大。要加強旅游道路建設,全面提高依蘭旅游景區的交通條件。要加強旅游定點單位管理。提高依蘭住宿、餐飲、娛樂等旅游接待場所的接待標准和檔級,要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加大對旅游商品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要引導產品向精包裝、深加工方向發展,力求符合旅游商品美觀、便攜、獨特的特點。

  六是從抓人纔隊伍建設入手,推進旅游行業的規范化管理。旅游業是一項新興的產業,沒有成型的經驗可供借鑒,旅游知識又是一項專業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到文化、美學、項目開發、行政管理等多個門類。依蘭旅游專業纔相對較為匱乏,要通過招聘、合作等方式,『走出去,請進來』,與開設旅游專業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聘請專業人員和旅游專業畢業生充實到依蘭旅游從業隊伍,成立依蘭旅游協會和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為依蘭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纔保障和智力支持。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