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三足並舉帶動全盤 墾區經濟上半年繼續高位運行
2005-08-06 13:05: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徐國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6日電 日前從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統計局獲悉,今年上半年,黑龍江墾區實施農業標准化,畜牧業規模化和大項目帶動戰略,三足並舉使全墾區繼續在較高的發展平臺上運行,共實現生產總值55.1億元,同比增長18.4%。

  今年,黑龍江墾區遭受了嚴重的春澇、低溫寡照和生產資料漲價等不利因素的考驗,但由於墾區上下充分發揮現代化農業裝備的優勢,為災搶播搶佔了先機。在去年,集中引進226臺(套)智能化大型拖拉機重點裝備53個現代農機示范區的基礎上,今年這個墾區計劃投資4億元再裝備102個示范區,從國外引過162臺件大馬力機械正在通關,部分機械已經到達農場。全墾區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已達91%,其中旱田達95%,水田達84%,居全國領先水平。

  同時,這個墾區廣泛應用保護性耕作、測土配方施肥、良種繁育、模式化栽培、病蟲害防治、節水灌溉、農業航化作業等新技術,實現了高標准播種。目前,這個墾區開始利用成熟的農業技術集成推廣,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農業標准化體系,標准化覆蓋率達100%。到目前為止,這個墾區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000萬畝,畝節肥5元;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600萬畝,畝節本降耗20元;實施模式化栽培2100萬畝;實施節水灌溉面積400萬畝;病蟲害防治面積1000萬畝。據統計,今年黑龍江墾區共完成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39.9萬畝,比上年略增,創歷史新高,全面積播在了高產期內。其中,高產高效作物水稻、玉米種植面積共計1485萬畝,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為完成當年計劃糧食總產量起到重要的保證作用。綠色、有機食品及無公害農產品作物種植面積達972萬畝,比上年增長1.2倍。無公害農產品面積達651萬畝,增長6.8倍。在綠色237萬畝15.8萬公頃,分別增長1.2倍和1.1倍。

  在加大畜牧業規模化的進程中,黑龍江墾區畜牧業已成為經濟快發展、大發展的支柱產業和職工就業增收的重要領域。今年以來墾區畜牧業繼續呈兩位數增長,肉牛生豬飼養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畜牧養殖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萬頭以上奶牛的農場達到3個,各類養殖小區達到1640個,家庭牧場達到2.1萬個。養殖小區建設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出現了一大批奶牛單產6噸以上的養殖示范科技園區。上半年,全墾區畜牧業實現增加值11.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28.4%。生豬、肉牛和家禽的飼養量分別為254.2萬頭、57.2萬頭和2281.7萬只,同比分別增長36.9%、18.8%和13.4%。

  上半年,墾區依托現在產業基礎,強力推動大項目帶動戰略,拉動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重點建設大項目11項,總投資18.8億元。新開工羊絨加工項目、小麥深加工項目、果仁加工項目、大豆加工項目、馬嶺薯淀粉加工項目、肉牛屠宰加工項目等已開工,年內可竣工項目10項。在油脂、乳業、米業、制藥、電力等行業的拉動下,黑龍江墾區上半年累計實現全口徑工業增加值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6.2%,實現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23.7%。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17.7點,同比提昇2.7點。重點監測的10戶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8.1億元,同比增長15%,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78%,實現利潤0.75億元,同比增長為74.6。完達山乳業以增資擴股的方式,成功與臺灣統一企業集團合資,一次引進資金10億元,徹底改變了完達山乳業國有股『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引進了現代管理理念和組織方式,為完達山進一步做大做強注入了新的動力。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