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抗聯老戰士李敏:抗聯形象不是土匪形象
2005-08-06 17:13: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兵 袁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8月6日電 今年已81歲高齡的抗聯老戰士李敏,13歲參加了抗聯,先後在教導隊、機槍班、被服廠、蘇聯遠東紅軍第88旅,擔任宣傳員、救護員、戰士、政治教員、營黨支部副書記等職。1995年被俄羅斯政府授予『朱可夫勛章』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紀念章。談及現在好多影視作品對抗聯戰士形象的歪曲,老人說要改變人們對抗聯戰士通常留下的一種錯覺——土匪形象。

  她說,東北抗日聯軍有統一的服裝,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經過認真、嚴肅研究後制定的,稱為『中山服』、『紅軍帽』。東北抗日聯軍最早期的是在農村建立的農民赤衛隊,後發展為工農赤衛隊,這些都是屬於地方部隊武裝。後來發展成地區性某某抗日游擊隊,再發展壯大叫東北人民革命軍某某軍。

  1936年春,根據中共中央《八一宣言》關於『建立抗日救國統一戰線,號召全國團結一致、堅決實行抗日,收復一切失地』的指示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統一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性質是正規軍、戰術游擊戰。抗聯服裝的樣式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一是黑龍江省受蘇聯十月革命影響較早,二是中共中央派往蘇聯莫斯科共產主義大學學習的乾部都要途經黑龍江、哈爾濱,中央派往滿洲省委工作的人也不少,如劉少奇、張浩、趙一曼等,同時中央駐蘇聯莫斯科代表團曾直接指導滿洲省委工作,在這種歷史情況下,抗聯既不能穿國民黨軍服,也不能穿日本軍服,因為當時蘇聯紅軍服裝樣式是代表工農、代表社會主義的,所以東北抗日聯軍的服裝以蘇聯紅軍服為樣式,這也是由於當時的歷史環境所決定的。

  李老說,雖然當年戰斗特別艱苦,條件有限,但抗聯軍隊的服裝還是統一的,有些服裝雖然顏色不一,但整體上還是能辨別出抗聯軍隊的形象。這和現在有些電影、電視作品中一律把抗聯戰士的形象弄成了戴狗皮帽子、穿翻毛大衣、腳蹬棉烏拉的土匪形象相去甚遠。她呼吁,應該還抗聯戰士一個清白的形象了。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