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慶安挖出銀元寶風波調查 銀元寶是土匪搶抗聯銀餉?
2005-08-07 07:26:16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7日電 7月13日,慶安縣新勝鄉新清村村民王愛忠家蓋房,幫工村民挖地基時,意外挖出一箱銀元寶,後被村民哄搶。警方得知消息後,趕到現場,後經慶安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到村裡做工作,村民交出了17枚銀元寶,但仍有7枚在村民手裡不肯交出。關於銀元寶的歸屬以及上交後能得多少獎勵,一直是村民非常關注的話題,而關於銀元寶的身世更成了未解之謎,由此衍生的許多版本也不脛而走。8月3日,記者趕到慶安縣對此進行了采訪。

  挖地基挖出一箱銀元寶

  新勝鄉新清村位於慶安縣以南大約20公裡處,在此之前,慶安縣城的居民幾乎對它沒什麼印象,但自從7月13日在那裡挖出一箱銀元寶之後,新清村的名氣陡然大漲。8月3日,記者到達慶安縣城向居民詢問新清村時,幾乎很多人都說:『你說的是不是挖出銀元寶的地方?』

  當日下午,在挖出銀元寶的現場——新清村一處已經蓋得差不多的五間磚房旁邊,42歲的村民王愛忠正在臨時用木板搭建的帳篷內吸煙,因為他家蓋房時挖出了銀元寶,這些天,王愛忠成了名人。記者說明來意,他笑了:『聽說我們家挖出了銀元寶,這些天外來的人像走馬燈似的,幾乎每天我都接待幾個。』

  據王愛忠介紹,蓋房子的地方原來是菜園子,前邊有一處小房,比較破,原來是他二哥家,他相中了這塊地方寬敞,想在這地方重新蓋一個大房,經過和他二哥協商,給他二哥在本村買了一處房子,之後他開始備料。今年7月13日,是農歷初八,大伙都說這個日子非常好,於是就在這一天動工,請了好多人幫忙。『大約是早上八點左右吧,村民苗立臣挖地基時說,挖出了像鉛坨的東西,當時我非常忙,也沒在意,後來我看到大伙都跑到那裡去搶,轉眼間就沒了。』

  王愛忠的妻子在旁邊補充說:『當時苗立臣搶了兩個,我和他說,我是東家,在我家挖出來的,咋地也得分我一個呀,苗立臣就給了我一個,當時誰也沒尋思是銀元寶。』

  苗立臣無疑是這次挖銀元寶的最初目擊者,按照他的說法——『是我最先發現並挖到的。』據苗立臣向記者介紹,7月13日8時左右,他和另外一名村民挖西邊的地基,挖到1米多深的時候,首先發現了幾塊已經腐爛的木板和兩塊黑乎乎的東西,當時他把這些東西當殘土都扔了出去,再往下挖的時候,又發現了一個木箱,裡邊擺著的都是和剛纔他扔出去的兩塊東西一樣,有點像鉛坨。『我說挖出寶貝了,當時蓋房現場差不多有30多人,都跑了過來,先是拿出一個看,後來有人開始下去搶,接著就亂套了,混亂中,我搶了兩個,後來給王愛忠媳婦一個。』

   當有的村民把搶回去的寶貝拿到家中的時候,一些老人看完之後說,這個東西是銀元寶。

  寶物歸屬一波三折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挖出銀元寶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警方就知道這件事了。『太快了,我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警察就來了。』苗立臣分析說:『當時在場的人大約有30多人,只有10多個人搶著了銀元寶,有搶三個的,有搶兩個的,還有搶一個的,沒有搶到的心裡肯定不平衡,所以就報警了。』在後來的采訪中,慶安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於英祥也證實了這種說法。

  那麼當時挖了有多少枚呢?在采訪中,包括第一目擊證人苗立臣在內的許多村民都說不清楚。

  『當天大約是八點多鍾吧,我正在別的村調查一個案件,一名自稱是新清村的村民給我的小靈通打電話,說新清村挖出了一批銀元寶,有35公斤多,都讓村民搶了。』4日,慶安縣新民派出所所長李正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李所長介紹,因為當時不知道銀元寶的權屬問題,他連忙請示慶安縣公安局法制科怎麼辦,法制科的領導認為,不管怎樣,警方應該介入調查。於是他帶著兩名警察到達新清村,經過詢問取證,村民證實現場挖出了共計24枚銀元寶,並且這些銀元寶在誰的手裡也弄清楚了。『當時我們讓村民交出來,可是村民不交。認為是宅基地挖的,應該歸個人。正當我們想請示縣公安局的領導下一步該采取什麼措施的時候,局裡有關領導打來電話,說縣文物管理所已經知道這件事了,准備接手,既然屬於文物,就由文物部門來處理,公安部門配合工作。就這樣,我們撤了。』

  4日,針對有關情節,記者采訪了慶安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於英祥。據於英祥介紹,事發當日下午,慶安縣文化局接到縣政府主管副縣長的通知,要他們到新清村去調查挖出銀元寶的事情。到達新清村後,經過和當地派出所溝通,初步掌握了事情的真相。新清村村委會葉書記拿來一枚挖出的銀元寶,這是苗立臣在事發後交給他的。他們拿著樣品當天返回縣城,到銀行鑒定,經鑒定,銀元寶系純白銀,重量1900克。『按照國家文物法的有關規定,凡是出土的文物應該屬於國家。』

  據於英祥介紹,7月14日9時,慶安縣文化局張局長和文管所的工作人員來到新清村,向村民宣傳文物法的精神,當時村民答應在13時之前交出銀元寶,然而,當工作人員等到13時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來。後據村委會葉書記介紹,一名姓潘的村民鼓動大伙不交,和其他3名村民拿著一枚銀元寶到省裡去了,他們只好無功而返。

  還有7枚銀元寶在村民手中

  那麼,村民為什麼不願意交出手裡的銀元寶呢?

  在采訪中,一些村民向記者講,按照他們的理解,從個人家的宅基地中挖出的,應該歸個人,並且村民潘福強認為這塊宅基地是他爺爺家當時的祖宅,是他爺爺家埋下的。所以他不讓大伙交。『再加上大伙都在觀望,有交的大伙都交。』

  據於英祥介紹,7月15日,文管所的工作人員再次來到新清村,找到村裡的葉書記,當時去省裡的4名村民也回來了,葉書記召集有銀元寶的村民到村委會開會,在會上,他再次強調了國家文物法的有關規定,並且說明按照有關規定,交出銀元寶的,屬於捐獻,國家還會有獎勵,如果不交的,出現任何後果自負。這樣,由村民潘福強帶頭,包括原來苗立臣交出的一枚及4名村民拿到省文化廳文物管理處鑒定的一枚,村民又交出了15枚,總計是17枚。文管所給村民出具了收條,蓋上了文管所的公章和他自己的名章。

  『但還有7枚在村民手中不肯交出,在我們說不交要追究法律責任的情況下,村民依然不交。』於英祥說:『目前,我們已將情況匯報到縣政府,這件事現在由公安機關來處理。』

  那麼,現在那7枚銀元寶是否已經追繳回來了呢?4日,新民派出所所長李正治向記者介紹,那7枚銀元寶都在誰的手中,公安機關已經掌握了,根據警方的調查,當時上交的時候,有的村民搶了3枚或兩枚,只交上來一枚,剩下的就留在手中了。目前,公安機關沒有采取強制行動,給他們一個期限,希望村民自己主動交上來。『如果逾期不交,那就應該承擔法律責任了。』

  據於英祥介紹,由於銀元寶的數量較多,再加上縣城內外都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怕放在文物管理所不安全,目前,他們已經將銀元寶放到慶安縣一家銀行封存保管了。

  銀元寶是土匪搶的抗聯銀餉?

  采訪中,於英祥向記者介紹,這批銀元寶的重量每枚都在1900克左右,形狀類似船形,就是大家經常看到的金元寶的形狀,每枚銀元寶都寫著『光緒31年、匠高明、天城同順、辛未年』的字樣,經考證,光緒31年是公元1905年,匠高明是當時長春一家銀號的名稱。那麼,這批銀元寶是怎麼埋到地下,它的主人又是誰呢?

  20多天來,新清村村民潘福強因為他的特殊身世及對這批銀元寶的講述成了令人關注的人物。據村民介紹,潘福強的爺爺在當時是大地主,那時的新清村叫老潘屯,就是因此得名的。3日,記者找到了54歲的潘福強。據潘福強介紹,挖出銀元寶的地方原來是他爺爺家的老宅基地,當時他爺爺家槍炮都有,而挖出銀元寶的地方原來是他爺爺家的馬廄。據他爺爺講,銀子是他五爺爺埋的,那時他五爺爺當家,但不知道埋哪兒了。後來鬧土匪的時候,他五爺爺逃命翻牆時摔癱瘓了,不能說話,臨死前向家裡人比劃,可是誰也聽不明白。在王愛忠蓋房開工時,他就曾對眾人說,好好挖吧,沒准能挖出銀子來。采訪中,村民證實他確實說了能挖出銀子的話。

  4日,慶安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於英祥否認了潘福強關於這批銀元寶是他爺爺家的說法,『都是無稽之談,不過他爺爺當時是大地主倒是真的。』據於英祥介紹,他們到新清村調查時,村裡的葉書記向他們講,當時他爺爺在潘福強的爺爺家當長工,關系處得比較好,所以一些事情都有耳聞。出土的銀元寶是當時抗聯的『官銀』,當時一共三箱,每箱24枚,被一伙土匪劫走了,埋了起來,土匪的首領叫小白龍,為了獨吞,他將眾土匪打死,自己也受了重傷,被潘福強爺爺家的人給救了。為了報恩,小白龍答應給老潘家一半,結果老潘家看見銀子之後,起了貪心,就把小白龍打死獨吞了這批銀元寶。後來,埋銀元寶的人得了中風,臨死前只伸了三個手指,大家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當年,慶安縣一帶確實出現過東北抗日聯軍和土匪,他們之間也確實交過手,所以我們目前比較傾向於這種說法,也向省裡的文物管理部門反映了,他們指示我們告訴村民,對這個地方停止動土,不能再有其他挖掘行動,文物管理部門要進行勘探。』於英祥說。

  采訪結束時,新清村的村民說,他們最關心的就是捐獻了銀元寶之後能得到多少獎勵。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