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9日電(記者杜筱) 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為一位患先心病房間隔缺損直徑達20mm的古稀老人成功實施了介入方法治療,術中將直徑達26mm形如『雙面傘』狀的房間隔缺損封堵器送至心髒房間隔缺損處,使老人的『病心』又開始健康地跳動起來。
年過古稀的劉大娘3年前開始感覺活動後胸悶、氣短,一直按照老年性冠心病治療,近兩個月胸悶、氣短突然加重,並伴有雙下肢浮腫等癥狀,在哈醫大二院被確診為先心病繼發孔房間隔缺損,直徑達20mm,左心房及右心室增大。由於老人年齡大,體質弱,接受外科手術治療行不通,破禁區介入治療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日前,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於波教授為劉大娘實施了介入手術,在患者的股靜脈處引入導管把一個直徑達26mm形如『雙面傘』狀房間隔缺損封堵器送至房間隔缺損處,然後使小傘張開,正好堵住缺損。術後第二天患者即下地活動,胸悶、氣短癥狀便消失了。
據於波介紹,房間隔缺損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髒病,佔先心病發病率的20%?25%。對於先心病的介入治療適合在60歲以內的病人,而超過這個年齡則為介入治療的禁區。所以中老年人如出現胸悶、氣短、乏力和出虛汗等癥狀時要盡快看醫生,以免出現並發癥及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據了解,目前,該院心血管病醫院已為5位超過60歲的老人做了介入治療手術。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