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10日電 題:誰讓咱是百姓的醫生』——記新發鎮紅十字醫院黨支部書記兼院長戰勝軍
26年來,共產黨員戰勝軍一直堅守在農村醫療第一線,把一個不能做任何手術、賬面上僅有100多元的鄉鎮衛生院建成了擁有9個科室、60張床位,可做婦科、產科、普外和骨科30多種手術的綜合醫院,成為道裡區鄉鎮衛生院的龍頭單位。
身患癌癥後仍然全身心地撲在事業上,用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無限熱愛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今年戰勝軍當之無愧地被區委授予十佳公僕。
一提到戰勝軍,新農鎮前進村的魏淑霞就流著眼淚說:『要不是戰院長從死神手中把我救回來,我就活不到今天。』4年前,魏淑霞懷孕後,家裡連住院生孩子的錢都拿不出來。預產期到了,不懂任何醫學知識的丈夫在家裡把孩子接生出來,由於部分胎盤滯留在宮腔內,幾天過後,魏淑霞宮腔感染,全身發燒,出現失血性休克。送到新發鎮紅十字醫院時僅湊了700元錢,住院及手術費卻需要3500元錢。戰勝軍接診後說:『搶救病人要緊,手術費不夠由醫院先墊付,以後再說。』魏淑霞被及時推進搶救室。魏淑霞至今也沒交上欠醫院的1400元,戰勝軍卻說:『誰叫咱們是老百姓的醫院,是百姓的醫生呢。』
在戰勝軍的心裡只有患者,時刻把農民的健康掛在心上。只要有人求診,不管多晚,他都及時返回醫院。有時候一夜竟要往返4次,從來沒抱怨過。他做手術無數,且無一差錯。新發鎮的農民稱他為『戰一刀』,許多遠道的農民和市內居民也慕名到新發鎮紅十字醫院,點名讓他做手術。1998年,戰勝軍一個人就完成了1100餘例手術。1994年,戰勝軍突發急性心肌梗塞,暈倒在手術臺旁,經過搶救脫離危險。
2004年10月,病魔第三次降臨在戰勝軍身上。體檢時,發現左肺上有佔位性腫塊。同年11月,戰勝軍赴北京實施了左肺上葉切除術。術後第九天,他就堅決要出院,僅在家躺了半個月就上班了。此後,他一邊接受化療,一邊堅持工作。
戰勝軍現在的心願是,5年內,要全力以赴完成兩件事:在兩年內再接一層樓,擴大面積,把新醫院建成,讓農民看病更方便;另一件事是,盡快把醫院現有的中青年醫務工作者培養起來,讓醫院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