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2日電 15日,黑龍江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重要活動———《黑土英魂———抗日戰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將在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出。11日,東北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發生在展品背後的故事。
楊靖宇大衫當了兩次
據該館保管部劉主任介紹,在此次展出的350餘件文物中,有30餘件為首次展出。其中,楊靖宇的大衫、褥子曾有一段曲折的故事。1932年,楊靖宇以特派員身份離開哈市到外地巡視工作,因經費不足只好把身上穿的大衫和褥子送到當鋪換取經費,臨行前將當票交給交通員姜椿芳的母親保管。當年年底,楊靖宇回哈爾濱市匯報工作並參加一個重要會議時,贖回大衫和褥子。會議結束後,楊靖宇又因經費不足而再一次將大衫當掉,並將當票交給了姜母。臨行時,楊靖宇說,以後回哈爾濱再贖回來,結果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
當票到期後,姜母到當鋪贖回大衫。後姜母搬到上海,將大衫一直放在身邊珍藏。建國後,著名抗日將領馮仲雲去上海時見到姜母,並將楊靖宇犧牲之事告知姜母。老人非常傷心,後將這件珍品送到東北烈士紀念館。
發現首張趙尚志生前照片
在此次展出的702張圖片中,趙尚志生前照片是國內發現的唯一的一張。
據該館研究部李主任介紹,這張照片的發現非常偶然。此前僅有趙尚志犧牲後日軍拍下的趙尚志頭顱照片。去年10月,該館在籌備展覽准備張甲洲烈士照片時,資料部向研究部提供了一張以前從未用過的照片底片。結果在這張集體照底片中,意外地發現了趙尚志,經過專家論證和家屬辨認後得以確認。目前可以確定,這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32—1933年秋冬,當時趙尚志任巴彥游擊隊政委,張甲洲任總指揮。照片中共有12人,分兩排,趙尚志坐前排中間,張甲洲站在後排中間,服裝較為統一。
一只皮箱珍藏80餘年
據東北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展出的趙尚志生前使用的皮箱是趙尚志外甥李龍老先生無償捐贈的。
趙尚志烈士從小就用這只皮箱裝隨身衣物,到黃埔軍校學習期間和後來參加革命時一直使用這只皮箱。後來這只皮箱被趙尚志父親輾轉帶到李龍家裡。李龍老先生回憶說,他的媽媽經常告訴他們兄弟姐妹,這只皮箱是他們的三舅也就是趙尚志烈士使用過的,一定要好好保存、好好愛惜。一家人珍藏這只皮箱已有80餘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