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2日電 記者到哈爾濱中央大街采訪時發現,人們心中的這條百年名街越來越失去它應有的個性與風韻,大排檔、露天燒烤帶來垃圾和濁氣,讓它像小吃一條街;『十元、五元』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讓它像小商品批發一條街;一些明顯缺乏規劃和設計的商業行為和促銷活動,讓它更像一個臨時拼湊起來的『大賣場』。中央大街的定位和品位,成了人們不得不說的話題。
著名作家肖復興:作為一個在黑龍江生活過、比較了解她的歷史和文化的異鄉人,走在中央大街上,曾經無數次地暢想———這應該是一條中國獨一無二的藝術大街
在我主觀的印象和想象中,中央大街應該是藝術與浪漫的象征———街頭飄著輕緩的音樂,大大小小的咖啡館林立,裡面掛著知名或不知名的畫家的作品,商場裡有不定期的藝術展覽,西餐館裡有俄羅斯姑娘悠揚的琴聲……
我覺得中央大街有兩個特點是中國的其他大街、包括哈爾濱的果戈裡大街和西大直街所不具備的。一是它特定的自然景觀,前面是美麗的松花江,附近有著名的索菲亞教堂。從這一點上說,中央大街不僅僅是一條街,它應該是一個中心點,輻射沿江的帶狀的斯大林公園、周邊十幾條輔街和索菲亞教堂一帶,它們是一個整體的、相互呼應的景觀。但我現在看到的卻是一個孤立的中央大街,與其它兩處景觀完全割裂開來,沒有發揮它的優勢;二是中央大街獨特的歷史背景,全國沒有一條街能像中央大街這樣,有這麼密集的風格多樣的建築物並存,好像一個小型的『萬國建築博物館』。這些老房子都有百年的歷史積淀,我們能不能為它們做一個小小的銅牌子,把它們的經歷和變遷鑲嵌在老牆上,給走在這條老街上的人們一個駐足、沈思的機會?
我認為中央大街要想獨具特色且區別於其他街道並不難,只要我們為它營造一個濃厚的藝術氛圍:有街頭畫家為游客畫像,有民間藝人出售各種各樣的藝術品,有街頭藝人表演即興的歌舞,還有大大小小的餐館邊展邊售本土的國畫、油畫、版畫和雕塑作品……中央大街需要一個有眼光的、有智慧的、有文化品位的設計師和管理者。
哈爾濱市文聯主席梁夢陽:一條名街,要有優雅的氣質和深厚的文化,要有與之匹配的名建築、名人居、名遺跡、名字號、名地標、名雕塑……
中央大街作為哈爾濱的一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它應該具有優雅的氣質———它的音樂應該是輕歌曼舞式的,以弦樂為主,滿街彌漫著鋼琴、小提琴和薩克斯的悠揚,而不是現在貫穿整個街道的流行歌曲、大秧歌和商家促銷叫賣的噪音;它的氣息應該是芬芳的,空氣裡彌漫著丁香花沁人的香氣,而不是現在充斥整個街道的烤羊肉、烤魷魚、烤臭豆腐的烏煙瘴氣!
中央大街作為哈爾濱的一個縮影,它應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它自身的歷史積淀我們要深入挖掘,還要把它周邊的十幾條輔街都納入這個范疇。首先,它要有名建築。對它的老建築如馬迭爾賓館、教育書店、原婦女兒童商店等,我們要妥善保護,不應讓一些商家的門面和裝修破壞了建築的整體風貌;對它的新建築,我們興建時要慎重,要有專業人士把關。我經常被一些新建築弄得莫名其妙:它們有一個俄羅斯風格的頂,有巴洛克風格的牆面,有歐洲古典主義的廊柱,你說它到底是什麼風格?
名街要有名人居和名遺址。比如蕭紅、蕭軍曾住過的酒店,李兆麟將軍的被害地,黨在『六大』前夕通往莫斯科的『紅色中轉站』等等,我們應該恢復其原貌,不能恢復的也應立牌說明。
名街要有名字號。據我所知,這條街一直是以商貿為主的,曾經有許多外國人經營的名店和一些老字號,我們應該考證並恢復一些,對現有的馬迭爾、秋林、華梅西餐、老獨一處等應該扶植,讓它們活起來,動起來。
名街要有名地標。我在中央大街看到過印有銅馬車和音樂符號的馬葫蘆蓋,非常有特色。如果我們能向國外許多大街那樣,在街道和牆面上標上防火通道、地下纜線等專用『地標』就更好了。
名街要有名雕塑。至今為止,中央大街上惟一得到人們認可和喜愛的雕塑還是那輛『銅馬車』。最近安放的一些雕塑,先不說它的藝術性如何,材質就不行。它們不是鑄銅的,而是造價低廉的玻璃鋼,我注意到一些人物的衣服已經破破爛爛,有的手指都缺了一截!
最後,我要特別強調的是,一座城市的改造絕不是完全的『以新換舊』。就說中央大街的輔街吧,我們完全不必把老房子、舊廠房、包括鍋爐房和大煙筒都拆掉,留下一兩座帶室外樓梯的老房子,幾間廢棄的廠房,一兩根有特色的大煙筒,將它們藝術化地變成一景,與新的建築相呼應,讓人們了解我們的祖輩曾經住過怎樣的房子,有怎樣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方式……這樣,我們纔能留住一座城市的歷史,給後人一點想象的空間。
東北亞美食有限公司董事長哈市餐飲行業商會副會長李輝:中央大街是一條馳名中外的大街,被哈爾濱作為第一道經典街景,展現在中外游客面前。從這個角度說,它應該像法國的香榭麗捨大街那樣,是一條名店雲集、充滿商機和人氣的明星大道
作為哈爾濱人,我由衷地熱愛這條百年老街,也為自己能在百年老街上開店而自豪。在此,我為老街提三點建議。
第一,讓馬路餐飲少一些。在中央大街中心地帶建起的許多露天廣場,以麻辣燙、燒烤、炸臭豆腐等露天小吃吸引游人,致使污水垃圾遍地,烏煙瘴氣彌漫街道,一些人光著膀子推杯換盞,有礙觀瞻。由此引發撿破爛的多了,醉鬼也多了。作為一條馳名中外的名街,這條大街上有各式餐飲店,中式的有東方餃子王、東北亞餃子城、老上號砂鍋、老獨一處、永和豆漿、避風塘等等,西式的有波特曼、華梅、莫斯科西餐廳,還有國際連鎖的必勝客、肯德基、麥當勞、加州牛肉面等等,高中低檔品種齊全,完全能滿足各個階層的消費。這些商家都在認真地營造自己獨具特色的餐飲文化,有的投資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每年的租金要幾十萬。冬天,這些商家在人們貓冬時苦苦支橕,夏季到了,商機來了,一些不用多少投資、支起個棚子就開張的『馬路餐飲』卻擠進來,掠奪商家利益,這對整個中央大街的經濟是一個致命的損害!
第二,變『死街』為『活街』。中央大街是一條步行街,車輛不允許走本無可厚非,但它周圍的輔街許多也不讓車走和車停,一條店鋪雲集商業街,交通必須便利和順暢,車流帶來人流、物流,纔能帶來商機。如果人們行車、停車、打車都不方便,誰還願意到這裡購物?其實,南崗的果戈裡大街剛建好時也曾經有一段不讓通車,有一段設了單行道,結果使商機受阻。有關部門馬上改變規定,恢復雙向通車,大街兩側的商家馬上生機勃勃。這一點,值得中央大街借鑒。
第三,宏觀調控商業布局。中外游客到哈爾濱,往往第一個要看的就是中央大街,它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整體形象。從這個角度說,它應該把哈爾濱最繁榮、最有品位的一面展現給大家,應該像法國的香榭麗捨大街那樣,是一條富麗堂皇、名店雲集的大街。但從現在的商業布局看,中央大街上的名店越來越少了,滿街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到處貼著揮淚甩賣的牌子。中央大街的商機一直不旺,商家的交手率高達30%%,一些店面頻頻換東家,裝修風格一改再改,而且名品店很難生存。政府應該有意識地規劃輔街:外貿成衣一條街、俄羅斯小商品一條街、運動商品一條街等等。至於主街中央大街兩側的店鋪,應該以名店、名品為主,來配合名街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