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12日電 牛郎織女天河會,11日是農歷七月初七,也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記者了解到,對於這個傳統節日,大多數市民和商家並不關心,『天河會』顯然沒有感動凡間男女。
市民關注少
10日和11日,記者就『七夕』這個節日的話題,采訪了20對夫妻。這些人中,竟沒有一個知道11日還是節日,對傳統『情人節』的說法更是聞所未聞。只有一對夫妻聽到記者的講解後,表示要『慶祝一下』,內容是丈夫請妻子去吃一頓火鍋。
今年36歲,在哈爾濱市一事業單位工作的蘭先生說,他對七夕節沒什麼打算,覺得意義也不大。他說,中國的情人節體現的重點不是溫馨而是道義和責任等,和西方的浪漫主題不同,慶祝起來找不到感覺。
在哈市公安局工作的李學會說,現在看農歷的人已經很少了,除了過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誰也不會在意還有些什麼傳統節日,即便是這四大節,具體有啥含義能說清的人也不多,更別說『七夕』了。
商家宣傳少
相比2月份的『情人節』,牛郎織女的號召力顯然要遜色得多。11日10時,記者來到位於經緯街上的一家鮮花店。據老板介紹,今天的生意不錯,還有人打來電話預訂鮮花,但這根本不能和二月份的洋節相比。
在西大直街上,記者除看到某健身俱樂部打出的『牛郎會織女、七夕送好禮』的條幅外,沒有看到其他商家有宣傳活動。在秋林地區的多個大商場,商家似乎也並沒有把『七夕』當做促銷手段,歡慶傳統『情人節』字樣少之又少。只有一家大型超市針對七夕節推出了買巧克力贈送娃娃杯、小玩具等的促銷活動。
在學府三道街開飯店的王先生說,11日是星期四,晚上訂兩人餐位的一個也沒有。說到傳統『情人節』,他直言不諱地說,去掉傳統兩字也許還有人湊熱鬧。
缺少好形式
『七夕』與西方傳來和『情人節』形成強烈反差。市民孫強說,傳統節日很難讓人有浪漫的情緒,吃西餐、送鮮花仿佛不是那麼回事,就是想表達情誼也沒有個好的形式。
已經做了爺爺的李軍說,『七夕』表達的是有情人終團圓的主題,底蘊要比外國的『情人節』深,乏人關注的主要原因就是年輕人不認可。
政協委員李漢秋10日建議將七夕節定為我國的情侶節,在全社會大力弘揚這樣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同時新浪網針對李漢秋委員的提議做的在線調查顯示,接近95%的網民表示贊成。對此,哈爾濱學院教師劉振清博士認為,一個民族要長盛不衰,就要保留自己的傳統,與西方節日大為流行的局面相比,現在對傳統節日忽視已經是一種警示,必須挑戰西洋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