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爾濱:90多種布料貼出《開國大典》
2005-08-13 12:54:3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3日電 哈爾濱市民間藝人李志仁花了一年多時間,用90多種布料貼出名畫《開國大典》。在2005年黑龍江省民間藝術展上,這幅布塑畫《開國大典》獲得一等獎。

  李志仁原是哈爾濱印刷七廠美術設計師,1983年開了一家美術社。平時,李志仁總喜歡收集民風民俗的工藝品資料,他發現,很多名畫被人們用多種手段臨摹,有的用刺繡的手法,有的用麥稈貼畫的手法,十分漂亮,但美中不足畫面都是平面的,沒有立體感。為了迎接2005年建國56周年,李萌發了用布料貼出立體《開國大典》的想法。

  李告訴記者,制作布塑畫《開國大典》,首先按照比例把畫謄在繪畫紙上,然後用復寫紙把畫描在一塊白棉布上,再使用各種各樣的布料,塞上棉花和海綿等填充物,做成畫面上事物的形狀,粘在相應的位置,這樣做出來的東西就『浮』在了畫面上,十分逼真。

  記者看到,這幅《開國大典》長2.5米、寬1.3米,立體感很強,畫上的35只袖珍小鴿子能分辨出翅膀和羽毛。檢閱隊伍中的上千個人物比火柴棍還短,但臉、胳膊、頭發、鞋等都清晰可見,連檢閱隊伍中的小喇叭和大圓鼓都做得格外逼真。

  畫中人物的頭發和胡須,都是用綢緞拆成線用鑷子一根一根地粘上去的。做一個人的臉部,就要花費一周時間。畫面人物的著裝完全是真衣真褲的微縮,上衣口袋和燙熨筆直的褲線都非常逼真。為了買到與人物衣服最適合的布料,李跑遍了全市的商店。他告訴記者,當作品完成後,他特意找來服裝店的裁縫檢查衣服做得是否合適,結果裁縫告訴他,衣服全都要拆下來重做,因為中山裝的肩膀應該有條縫,而畫上的沒有。就這樣僅僅由於少條縫,李又把辛辛苦苦做的衣服全都拆下來,重新做好。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