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電(記者 杜麗華)黑龍江省在開展每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把整改提高和為民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邊學邊改,解決群眾呼聲較強烈的實際問題。
雞東縣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實施『雙百』工程,抽調百名科級乾部包村幫民致富增收,安排百名回村大學生任職村乾部。實現了全縣124個行政村,村村都有包村科級乾部,85%的村有回村大學生。縣黨委對包村科級乾部和回村大學生日常管理提出明確要求:一是抓增收;二是抓穩定;三是抓精神文明建設;四是抓班子、帶隊伍。對這四項任務完成情況,都有具體的衡量標准和考核方法步驟。乾部與大學生走家串戶,幫助農民商定致富規劃,尋找致富門路,研究致富措施,受到了群眾廣泛贊譽。
佳木斯市西格木鄉結合本鄉實際,提出了在全鄉黨員中深入開展『一二三四』主題實踐活動,即每名黨員要幫扶一個貧困戶、辦兩件實事、提出三條合理化建議、義務獻工四天。目前,這些主題實踐活動已經全部實施,黨員與所包扶的貧困戶全部對接,並分別制定了規劃和措施。鄉黨委還在廣泛征求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認真分類梳理出6類24條共性問題。對於能夠立即解決的他們立即著手解決,對於晢時解決不了的,分為中期和長期進行整改。鄉漁場道路年久失修,路段翻漿,車行人走極不方便,影響了漁業生產,鄉黨委協調區民政局,已於七月中旬將這段路修整好;針對鄉中學沒有物理實驗室影響學校教學的問題,鄉政府出資兩萬元及中學自籌一萬元,建成了標准化的物理實驗室;靠山村的住戶和農田被一條小河分隔開來,村民春種秋收要繞行幾十裡路,鄉黨委已制定了修橋的整改方案……
牡丹江東安區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紮實抓整改。對一個單位難以解決的問題,采取整改方案聯議、督查聯辦的方法,上下聯動進行整改。區委深入到天輪鋼絲等企業了解到產品外運困難大等情況後,立即與有關單位聯系,落實了火車皮,解決了企業產品運輸難等問題;為了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區裡出資5000元購買了8臺彩色電視機,捐給轄區內特困居民使用。投資10萬元建立了一個4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動中心,為轄區青少年提供了一個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活動場所;區政協黨組在調研中發現農村電價高是制約村辦企業發展的一個因素,便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嶺東村綠色食品加工廠解決了一臺變壓器,使該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高電價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