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電(記者 杜麗華)『服務群眾、宗旨不變、改進作風、任勞任怨;訪貧問苦、魚水無間、與民同樂、共享甘甜……』齊齊哈爾碾子山區結合街道社區工作實際編寫了易讀易記、琅琅上口的四句訣,成為當地先進性教育活動生動的輔助教材。像齊齊哈爾碾子山區一樣,全省各地在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紛紛創新學習方式,真正使黨員學習的內容入腦、入心。
北安市把優秀黨員先進事跡搬上舞臺
北安市委組織文藝工作者認真挖掘、精心提練,把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湧現出的各行各業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編創成系列小品『搬』上舞臺。用黨員的身邊人教育黨員,通過通俗易懂、寓教於樂的形式,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深紮根於黨員心中,增強了先進性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為了使這些小品具有代表性,北安市委組織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群眾深入開展了先優推薦和評選工作,先後從第一、二批各行各業的參加學習教育對象中推薦和評選出先進典型59個,拮取他們生活中的最真實感人的片斷,經過精心提煉,加工整理成五個小品。為了將這些小品打造成教育精品,增強感染力和感召力,市委投入2萬餘元從外埠聘請了導演,購置了道具,挑選文藝骨乾反復進行排練。目前,北安市已進行專場演出5場,全市參加第一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全體黨員和第二批部分黨員觀看了演出。
伊春市伊春區將黨支部建到樓棟上
伊春市伊春區委在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根據社區黨員數量多、居住分散、不便管理、學習難集中等實際問題,在紅昇街道永慶、高潮等五個社區成立黨總支,將黨支部建到樓棟上。並根據黨員分布情況,以一個或幾個樓棟為單位將支部建到樓棟,以一個或幾個樓道為單位劃分了黨小組,並根據黨員的身體情況,以一個或幾個樓層為單位為每位黨員劃分了責任區。通過這種方式,共建立了15個樓棟黨支部,劃分了39個黨小組,設定了129個黨員責任區。通過社區居民推薦選拔了15名黨員擔任樓棟黨支部書記,並通過經驗交流、專題講課、以會代訓等方式,對各支部書記進行了培訓。
伊春區還開展了黨員『十個一』活動,即政策理論學一學、基本國策講一講、自己子女管一管、治安巡查走一走、衛生綠化搞一搞、違紀青年幫一幫、封建迷信查一查、特困居民訪一訪、鄰裡糾紛勸一勸、意見建議提一提。組織黨員在自己的責任區內開展相應活動,讓黨員在活動中發揮作用,樹立形象。同時,開展『五小』活動,即『小巷講臺、小巷舞臺、小巷擂臺、小巷影院、小巷之音』。到目前為此,各樓棟黨員結合自身特長為居民舉辦健康知識講座7次,組織文體活動12次,義務放映電影6場,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通過社區黨建四級網絡的建設,使社區黨員的教育更加到位,黨員管理更加規范,黨員作用更加明顯,延伸了黨建工作觸角,擴大了黨建工作覆蓋面,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促進了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富裕縣以『學分制』激發黨員參學積極性富裕縣
為保證工作與學習、生活與學習矛盾突出黨員的學習效果,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參學積極性,堅持創新激勵與評價機制,在企業一線、社區、個體工商戶等不易集中學習的黨員中推行了『學分制』。
將參加學分制考核的黨員的名單在居住地、工作地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在學分內容設計上,以黨員受教育為衡量標准,將與學習有關的內容進行量化打分,評定等次。規定每參加1學時集中學習得2分,每自學一次得1分,撰寫一篇心得體會得4分,講一次黨課或對其他黨員進行一次專題輔導得5分,聽一次黨課或觀看一次電教片得3分,參加一次學習討論得5分,認真接受一次『送學』、『幫學』、『促學』得3分,開展談心交流每人次得0.5分。
在黨員學習情況評價上,主要通過查看筆記心得、『送、幫、促』工作手冊等基礎資料合計總得分,累計學分在6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 60—79分的為合格,80—89分的為良好,90分以上的為優秀,不合格且無正當理由的需要補課提高,達到規定學分再轉段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