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電 題:心系下崗人——記名山農場盛泰木業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秦玉春
記者杜麗華
七年前,名山農場啤酒廠、木材廠、面粉廠等7家工業企業相繼停產,1226名職工下崗無人管理,此時名山農場成立了停產企業管理委員會,秦玉春成了管委會主任,一副重擔落在了秦玉春的身上。
秦玉春上任後通過走訪了解到,工廠停產這三年來,職工生活普遍困難,有的外出打工,有的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許多大齡青年因沒工作討不到媳婦。當時在群眾中流傳著三大怪,『夫妻分離打工在外,退休工資養活三代,大齡光棍一百開外』道出了當時停產企業的真實寫照。他感到心頭象壓了一塊石頭。在召開的黨員乾部會上,他說:『群眾的心散了,我們這個黨總支不光是看廠護院代發工資這麼簡單,更重要是把人們的心攏住,讓他們樹起生活的信心,多為他們辦些實事』。他和班子成員研究決定,先把解決下崗職工生活冷暖放在第一位。
秦玉春和班子成員一道開始為職工再就業尋找通道。職工肖建民以前是釀酒車間的工人,通過引導扶持,自開酒房燒酒,效益可觀;原木材廠火鉅車間主任高玉林,秦玉春幫助籌措資金辦起了木器加工廠,其產品輻射到蘿北縣、綏濱縣以及周邊農場,還安置了一部分下崗職工;尹波、王長文利用邊境口岸優勢,乾起游船、照相生意……經過多方努力,一部分下崗工人走上自謀職業之路,可是多數下崗人既無資金又無技術,常年靠外出打工免強生活,令秦主任寢食難安。多少個不眠的夜晚都在琢磨著,想找一個投資企業安排一下最困難的職工家庭,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2002年深秋,秦玉春偶然聽說一私企老板用俄羅斯木材准備到蘿北境內選址建筷子廠,眼前頓時一亮,立刻托朋友前去聯系,但老板已回嘉蔭,機不可失,秦玉春顧不上糖尿病帶來的身體不適攆到嘉蔭,第二天愣把老板領到單位看廠房,介紹地處口岸的優勢和農場的招商引資政策。真情和誠信感動了老板,終於同意在啤酒廠投資500萬元建了筷子生產線,和農場簽訂10年的租賃廠房和勞動用工合同,工廠開工安置了200多名下崗工人。
一只『鳳凰』落了巢,就有『鳳凰』跟進來,盛泰木業公司落腳名山後,一連6家企業接踵而來、雪糕柄、鉛筆板、板材等一系列生產線陸續開工。800多名下崗工人實現了再就業,秦主任的心輕松了些,但他更加忙碌了。在安排工人時,首先考慮到的是那些困難職工。原面粉廠職工曲為好患有心髒病,兒子因車禍失去一條腿,生活窘迫。秦玉春安排他煮木段,他的媳婦站機器打木卷,每月1000元的收入使夫妻倆乾勁十足。2003年原來的停產企業管委會改成了名山農場木業園區管委會,後隨著木業園區規模的不斷擴大,又成立了盛泰木業有限責任公司。秦玉春現任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已與俄羅斯簽訂了15年的木材采伐合同,秦玉春撇家捨業帶領工人們走出國門,目前已采伐木材1500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