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電 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經濟發展政協論壇今天在沈陽結束。會議通過了《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經濟發展政協論壇紀要》。四省區政協主席在論壇結束時作了講話。黑龍江省政協主席王巨祿就舉辦論壇與政協履行職能的關系作了講話。
論壇紀要指出,打造區域合作和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加快東北經濟區發展,是四省區的共同責任。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戰略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堅持體制創新、市場運作、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原則,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打破行政壁壘和地區分割,全面優化資源配置,統籌發展重要基礎產業,共建共用重大基礎設施,構建統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場,逐步推進產業整合和企業重組,打造新型產業鏈條,發展優勢產業集群。經過5至10年的艱苦奮斗,使東北經濟區成為技術先進、結構合理、特色明顯、機制靈活、競爭力強的新型產業基地和新的重要增長區域,全面實現振興老工業基地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論壇紀要指出,四省區要加快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推進基礎產業建設,攜手構建區域產業集群,推進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加快大連航運中心和邊境重要口岸建設,發揮沿海沿邊地區優勢,加快對外開放進程,推進以現代化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合作,聯合打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積極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論壇紀要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區域規劃,並將其納入全國『十一五』規劃體系;將內蒙古東部地區納入東北振興總體規劃;國家加大對四省區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建立區域合作協調機制;支持政協搭建合作與交流平臺。
王巨祿在講話中指出,論壇有利於把政協自身的多種優勢集成起來,發揮倍增的乘數效應。專題論壇活動不同於我們以往的單純會議座談和研討,它的鮮明特點是專題性強、爭鳴意味濃、開放度高、輻射面廣。人民政協目前的性質定位有條件把自身人纔薈萃、智力密集、位置超脫、聯系廣泛、影響力大等多種優勢通過論壇方式綜合起來加以發揮,創造集成優勢的平臺,使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水平有一個新的提高。
王巨祿強調,論壇有利於弘揚人民政協民主和團結的傳統精神。在新的形勢下,人民政協如何弘揚民主和團結的光榮傳統,如何把握民主和團結兩大主題開展政協工作,有准備、有原則、有計劃地舉辦一些論壇,不失為創新履行職能方式的一種有益嘗試。具有官方背景的政協論壇既可以充分體現言論自由、百家爭鳴、各抒己見,又可以在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增進共識,更加廣泛動員和凝集社會力量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合力拼搏。論壇還有利於提高政協履行職能的水平,擴大政協履行職能成果的社會影響。論壇上的百家爭鳴、思想交鋒和不同觀點的激烈碰撞,既可以使我們的認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質的飛躍,不斷趨近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把握;又可以增進思想共識和相互信賴,為共同的目標奮斗。
王巨祿強調,政協舉辦專題論壇的做法應堅持下去。要認真總結這次論壇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完善和改進論壇的策劃、組織和運籌工作,議題可以再集中些,主題可以更鮮明些。圍繞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綜合性的問題來進行。政協論壇可以搞得更開放些,吸收更多的研究者、實踐者和各方面的有識之士來政協自由發表意見。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經濟發展政協論壇歷時四天。與會人員參觀考察了大連市開發區、保稅區、大窯灣港、丹東港、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論壇共舉辦了六次全體會議。我省政協常委洪袁舒、張洪昇,委員林尚揚分別在論壇上作了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