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4日電 齊齊哈爾市是一個災害頻發的地區,救災救濟工作十分繁重。各縣把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抗災自救增加收入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組織災區群眾開展農副產品和農村日用小商品流通販運,有效解決了部分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泰來縣利用基建項目組織災民開采砂石創收,全縣從事拉砂石的災民達1870多人,實現創收90多萬元。龍江縣為核准災情,全縣對14個鄉鎮158個村逐戶核實,准確掌握了災民和特困戶的家庭基本情況、災害損失情況、自救能力以及冬令和春夏荒期間口糧、衣被、住房、疾病等方面存在的困難。根據調查情況,縣民政部門建立了《需救濟人口臺賬》、災情檔案等資料。在確定救助對象和救災款物發放上,確定五保、重病、重殘、優撫對象及其他無自救能力的受災人口為一類戶,口糧全部由政府救濟;減產8成以上、有一定自救能力的受災人口為二類戶;減產5 7成,有較強自救能力的受災人口為三類戶;二類戶和三類戶通過幫扶、扶持發展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等途徑解決救助。
責任編輯:張昭